楚水吳山的意思、楚水吳山的詳細解釋
楚水吳山的解釋
吳 楚 之地的山水。 唐 賈至 《送李侍郎赴常州》詩:“雪晴雲散北風寒, 楚 水 吳 山道路難。” 前蜀 韋莊 《題盤豆驿水館後軒》詩:“馮軒盡日不迴首, 楚 水 吳 山無限情。” 元 喬吉 《水仙子·中秋後一日山亭賞桂花》曲:“儘樽前 楚 水 吳 山,坐金色三千界,倚天香十二闌,不是人間。”
詞語分解
- 楚水的解釋 .水名。一名 乳水 。即今 陝西省 商縣 西乳河 。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丹水》:“ 楚水 注之,水源出 上洛縣 西南 楚山 。昔四皓隱於 楚山 ,即此山也。其水兩源合舍於 四皓廟 東,又東
- 吳山的解釋 .山名。在今 陝西 隴縣 西南。參見“ 吳嶽 ”。.山名。又名 胥山 。俗稱 城隍山 。在今 浙江 杭州 西湖 東南。 南宋 初, 金 主 亮 南侵,揚言欲立馬于此。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三:
網絡擴展解釋
“楚水吳山”是一個漢語成語,現從多角度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信息
- 拼音:chǔ shuǐ wú shān
- 結構:聯合式成語(由“楚水”和“吳山”兩部分并列構成)
二、詞義解析
-
基本含義
原指古代吳國(今江浙一帶)和楚國(今湖北、湖南等地)的山水,後引申為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泛稱,常用于文學作品中描繪江南風光或表達地域相隔的意境。
-
深層内涵
- 地理指代:特指長江流域的山水,如白居易詩中“楚水吳山萬裡餘”即用此意。
- 情感象征:可表達漂泊異鄉的愁緒,或借景抒情(如對故土的懷念),如宋代陸遊詩句“寄懷楚水吳山外”。
三、出處與用法
-
典故來源
最早見于唐代白居易《江南送北客因憑寄徐州兄弟書》:“故園望斷欲何如,楚水吳山萬裡餘。”
-
文學擴展
元代喬吉《水仙子·中秋後一日山亭賞桂花》中“楚水吳山”被用于烘托超脫塵世的意境,進一步拓展了其詩意表達。
-
語法功能
通常作賓語,如“寄懷楚水吳山外”(陸遊),現代多用于書面語或詩詞創作,屬生僻成語。
四、現代應用
- 地域描述:代指江南山水,如“楚水吳山如畫”。
- 文化意象:在傳統書畫、詩詞中作為典型意象,象征中國南方自然風貌。
- 情感載體:可用于表達對故鄉的思念或漂泊心境,如“他鄉遊子,遙望楚水吳山”。
網絡擴展解釋二
《楚水吳山》是一首傳統的詞曲,它描述了楚地的江水和吳山的景色。這個詞可以拆分為【楚】【水】【吳】【山】,其中【楚】和【吳】都屬于同時期的地名,【楚】指的是楚國,【吳】指的是吳國。部首方面,【楚】的部首是【木】,【水】的部首是【氵】,【吳】的部首是【口】,【山】的部首是【山】。根據漢字拼音的筆畫順序,【楚】有11畫,【水】有4畫,【吳】有5畫,【山】有3畫。
《楚水吳山》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特别是宋代的詞曲。它描寫了楚地的江水和吳山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詞曲在文化藝術領域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古代文人的才情與情感的結晶。
《楚水吳山》也有繁體字的寫法,分别是【楚】【水】【吳】【山】。【吳】是楚地的另外一種寫法,和【吳】是同義詞,指的也是吳國。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以【楚】為例,古代漢字的楚字是由【中】【田】【兩個且相互獨立的好】組成。同樣地,水字的古代寫法是【氵】與【水旁】合并在一起,吳字的古代寫法是【口】【勿】與【吳】。而山字的古代寫法與現在形狀相同,隻是結構稍有差别。
以下是一個例句:楚水吳山,如畫如詩。
與《楚水吳山》意思相近的詞有:江山、山水。
《楚水吳山》的反義詞沒有一個固定的詞彙與之對立,因為它主要描述了一種美好的景色,沒有明确的相反意義。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