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達的意思、大達的詳細解釋
大達的解釋
通于大道;通達。《莊子·外物》:“飾小説以幹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 成玄英 疏:“夫修飾小行,矜持言論,以求高名令聞者,必不能大通於至道。” 宋 邵雍 《再答王宣徽》詩之二:“大達誠無礙,人人自有家。假花猶入念,何者謂真花。”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 達的解釋 達 (達) á 通:四通八達。達德(通行天下的美德)。達人。達士(達人)。 通曉:洞達。練達。 遍,全面:達觀(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不計個人的得失)。 到:到達。抵達。通宵達旦。 實現:目的已達。
網絡擴展解釋
“大達”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大達”指通曉大道、思想或境界上的通達,強調對根本道理的深刻領悟。該詞最早見于《莊子·外物》:“飾小説以幹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意為追求表面名聲的行為與真正的通達境界相差甚遠。
二、構成解析
- “大”:
指超越一般規模或程度,含“根本、重要”之意(如“大局”“大政”),與“小”相對。
- “達”:
本義為道路暢通,引申為通曉事理、實現目标(如“通達成事”),也指豁達心胸或顯貴際遇。
三、語境應用
- 哲學層面:
常與“小行”對比,如成玄英注《莊子》時指出,追求虛名者無法達到“大通至道”的境界。
- 文學引用:
宋代邵雍詩句“大達誠無礙,人人自有家”,以“大達”表達對通透境界的推崇。
四、現代延伸
作為名字時,“大達”寄托了胸懷寬廣、通曉事理、成就顯達的寓意。
注:如需具體古籍原文或更多用例,可參考《莊子·外物》及邵雍《再答王宣徽》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達(dà dá)這個詞是漢語中的一個名詞,意思是“大的成就”或“重要的突破”。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大”(dà)部首,表示事物的大小,右邊是“達”(dá)部首,表示達到某種狀态或境界。根據《康熙字典》,大達的古時候的字形為“大”字旁邊寫上一個“達”字。
大達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早,最早可追溯到古代戰國時期。在古代社會,人們對于取得重大成就或者突破都非常看重,因此形成了“大達”的概念。這個詞在現代漢語中仍然被廣泛使用。
在繁體中文中,大達的寫法與簡體中文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常常和現代有所不同,大達也不例外。根據古代篆刻的字形,大達的寫法是“大”字的右上方寫一個“責”字。
例句:
1. 他在最近的一次比賽中取得了大達。
2. 這次發現是科學研究領域的一個大達。
3. 大達不僅僅是依靠運氣,還需要付出努力。
組詞:大突破、大成就、大進展、大進步、大突破
近義詞:重大突破、重要成就、重要突破
反義詞:小成就、不重要突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