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筋絡的意思、筋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筋絡的解釋

[vein] 中醫指氣血的通路,俗指靜脈管

他一用勁,手腕上和小腿上的筋絡都鼓出來了

詳細解釋

(1).中醫指氣血的通路。《紅樓夢》第八十回:“﹝膏藥﹞和血脈,舒筋絡,去死生新,去風散毒,其效如神,貼過便知。”《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頭面部》:“若傷重已死者,用白布纏頭,以木棍輕輕拍擊足心,再提髮令其直正,安定頸骨,舒其筋絡,外敷混元膏,内服紫金丹。”

(2).靜脈管。 王西彥 《魚鬼》:“這石匠卻是瘦弱的,臉色蒼白,皮包着骨,胳膊上布滿筋絡,好像纏着青藤的枯疲的松枝。”《人民文學》1981年第8期:“褐黃色的腿肚子倔強地突出來,上面有許多蚯蚓一樣卷曲的筋絡。”

(3).植物的網絡狀纖維。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三·絲瓜》:“﹝絲瓜﹞老則大如杵,筋絡纏紐如織成,經霜乃枯,惟可藉鞾履,滌釜器。” 清 唐甄 《潛書·性才》:“即一微草,取其一葉審視之,膚理筋絡,亦復無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筋絡”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以下三類:

一、中醫概念

指人體内氣血運行的通道系統,屬于中醫理論的核心内容。經絡通過連接髒腑、四肢百骸,起到運輸氣血、調節陰陽平衡的作用。例如《紅樓夢》提到膏藥“舒筋絡”,即通過藥物作用促進氣血暢通。

二、解剖學概念

  1. 靜脈血管:形容人體表面可見的血管網絡,如“胳膊上布滿筋絡”。
  2. 肌肉組織:指與骨節相連的筋肉系統,如《醫宗金鑒》中通過正骨手法“安定頸骨,舒其筋絡”。

三、植物學概念

描述植物内部的纖維網絡結構,如老絲瓜的“筋絡纏紐如織成”,或草葉的纖維紋理。


補充說明:該詞在不同領域存在交叉使用現象,例如中醫的“舒筋絡”既包含促進氣血運行,也涉及放松肌肉組織的雙重含義。如需具體語境分析,可結合文獻原文進一步解讀。

網絡擴展解釋二

筋絡的意思

筋絡這個詞是指人體的骨骼和肌肉系統,包括人體内部運行的血管、神經等組織結構。它以支持身體,保護内髒,傳遞信息和提供動力為主要功能。

拆分部首和筆畫

筋絡的偏旁部首是⺼(肉字旁)和⺻(病字旁),總共有9畫。

來源

《筋絡》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形容人體的血管和神經。在後來的醫學文獻中,逐漸擴大了意義,涵蓋了整個骨骼和肌肉系統。

繁體

筋絡的繁體字為「筋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筋絡的寫法為「肌纜」或「筋纛」。在《說文解字》中,将筋和絡分開解釋,筋指肌肉的筋脈,絡指血管的絡脈。

例句

1. 經過長時間的訓練,他的筋絡變得更加強壯了。

2. 這種按摩手法可以促進筋絡的血液循環。

組詞

筋肉、筋骨、經絡、筋疲力盡

近義詞

筋脈、血管

反義詞

虛弱、無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