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惛眩的意思、惛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惛眩的解釋

頭昏眼花。《晉書·石季龍載記下》:“ 季龍 曰:‘促持輦迎之,當付其璽綬。’亦竟無行者。尋惛眩而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惛眩”的漢語詞典釋義與文獻解析

“惛眩”為古漢語複合詞,由“惛”(hūn)與“眩”(xuàn)二字組成,常見于中醫典籍與古典文獻,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釋義

    “惛”指神志昏亂、意識模糊,《說文解字》釋為“不憭也”;“眩”指目視昏花、頭暈目眩,《玉篇》注“目無常主也”。合稱“惛眩”多指因疾病或外界刺激導緻的神志昏沉、頭目暈眩症狀。例如《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釋為“頭腦昏沉,目眩心悸”。

  2. 醫學釋義

    中醫理論中,“惛眩”與氣血失調、外邪侵襲相關。《黃帝内經·素問》提及:“少陽之複,大熱将至……惛眩瘛瘲,病在膈中”,指肝膽火盛引發頭暈、抽搐等症狀。清代醫家張璐在《張氏醫通》中進一步解釋:“惛眩者,痰火上沖,清陽被擾之候。”

  3. 古籍用例

    該詞多見于醫書與文學典籍。如宋代《太平聖惠方》載:“風痰惛眩,宜服天麻丸”;明代《本草綱目》引用《别錄》稱“鈎藤主小兒寒熱,十二驚痫,惛眩”。

  4. 現代應用

    現代中醫沿用“惛眩”描述頭暈、意識模糊等症候,常見于眩暈綜合征或腦供血不足的病理分析。《中醫症狀鑒别診斷學》将其歸類為“虛實夾雜”證型,需辨證施治。

引用文獻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
  2. 《黃帝内經·素問》(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3. 《本草綱目》(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8)
  4. 《中醫症狀鑒别診斷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0)

網絡擴展解釋

“惛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以下信息進行解析:

詞義解釋

相關詞彙辨析

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晉書》原文或漢語詞典工具。

别人正在浏覽...

白疊布謗诋八姨飑雲鼻鈕不足為外人道彩號才贍長息茶餘酒後呈應籌畫琮璜村落砀極丢答冬節發愧封駮扶危持颠符譣臯澤管許幻法花十八講釋弜頭虎子薦饑蹇直鏡屏跨巽爛糟糟連曡淪化緑甘賣懵免不了木畫破家蕩産碁品器素繞彎上釣省轄市深入人心識明智審失喜雙搶淑慧舒張四論宗窣堵香掏包踏容娘鐵腕停舶擿埴外來望鄉館脅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