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鐵牀的意思、鐵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鐵牀的解釋

亦作“ 鐵床 ”。1.燒紅的鐵闆床。古代亦用作刑具。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鐵牀銅柱,燒之洞然;驅迫此人,抱卧其上。” 唐 馮贽 《雲仙雜記·羔羊揮淚》:“ 程皓 以鐵床熁肉,肥膏見火,則油燄淋漓。” 唐 拾得 《詩》之二六:“縱不入鑊湯,亦須卧鐵牀。” 清 黃遵憲 《南漢修慧寺千佛塔歌》:“離宮深處即地獄,鐵牀湯鑊窮烹煎。” 錢仲聯 箋注引舊注:“《南漢春秋》: 中宗 既謀 殤帝 自立……設鑊湯、鐵牀、刳剔等刑,號曰生地獄。”

2.鐵制的睡床。如:這間集體宿舍共有四張鐵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鐵牀”是古代一種特殊的刑具或器物,其含義和用途在不同文獻中有所記載,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鐵牀指燒紅的鐵闆床,主要用于古代刑罰。其材質為鐵制,表面高溫炙熱,常被用來對受刑者實施殘酷的肉體折磨。

  2. 曆史用途與記載

    • 刑罰工具:南朝齊王琰《冥祥記》提到“鐵牀銅柱,燒之洞然”,描述其作為地獄酷刑的象征;唐代拾得詩中“縱不入镬湯,亦須卧鐵牀”進一步印證其刑具屬性。
    • 生活場景:唐代馮贽《雲仙雜記》記載程皓用鐵床熁肉,說明鐵牀也可能用于炙烤食物,但此用途較少見。
  3. 文學與文化引用
    清代黃遵憲在《南漢修慧寺千佛塔歌》中以“鐵牀湯镬窮烹煎”暗指南漢政權暴政,借鐵牀意象批判統治者的殘忍。

  4. 文化意義
    鐵牀在古代文獻中多與“地獄”“酷刑”關聯,成為警示惡行的符號,反映了傳統觀念中對嚴苛懲罰的想象。

鐵牀的核心含義是燒紅的鐵制刑具,兼具實際刑罰與文學隱喻功能,其殘酷性使其成為古代社會震懾犯罪或宗教勸誡的典型意象。

網絡擴展解釋二

鐵牀

鐵牀(tiě chuáng)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下面将對其含義、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進行介紹。

含義

鐵牀指的是由鐵制成的床,是一種硬質的、堅固的床鋪。

拆分部首和筆畫

鐵牀分為兩個部首:金部和牛部。其中,“鐵”字的筆畫數為5,是一個由“钅”和“失”兩部分組成的字;“牀”字的筆畫數為8,是一個由“牛”和“木”兩部分組成的字。

來源

鐵牀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由于鐵是一種堅固耐用的材料,所以制作床鋪時常常選用鐵制成,用以增強支撐力,同時也能防止蟲蛀和火災。

繁體

鐵牀的繁體字為「鐵牀」,在台灣和香港等地仍然使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鐵牀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代的字典中,「鐵」字的寫法是「鐵」,而「牀」字的寫法是「牀」。

例句

1. 他睡在硬邦邦的鐵牀上,感覺非常不舒服。

2. 冷酷無情的監獄裡,鐵牀成為了囚犯們的噩夢。

組詞

鐵錘、鐵鍊、鐵門、鐵窗、鐵絲...

近義詞

鐵床、鐵榻、鐵闆床。

反義詞

軟床、木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