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誠能的意思、誠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誠能的解釋

指确實有才能的人。《荀子·王霸》:“人主胡不廣焉,無恤親疏,無偏貴賤,唯誠能之求?”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誠能”是漢語中的複合虛詞,最早見于先秦文獻,常用于表達假設或條件關系。根據《漢語大詞典》和《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的解釋,其核心含義可概括為以下三方面:

  1. 語義構成 “誠”表示“确實、果真”,強調事實的真實性(《說文解字》釋“誠”為“信也”);“能”指“能夠、具備能力”,二者組合形成“如果真的能夠”的假設語境,如《孟子·公孫丑下》中“誠能據其勢而奮其威”即典型用例。

  2. 語法功能 在文言文中主要作連詞性短語,引導條件狀語從句,後接結果分句。例如《戰國策·齊策》記載:“誠能得樊将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此處構成“若A,則B”的邏輯關系。

  3. 語用特征 多用于勸谏、說理等正式場合,通過建立假設性前提增強論證說服力,如《史記·淮陰侯列傳》載蒯通說韓信曰:“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凸顯建議的可行性前提。

該詞現代多用于仿古語境或學術論著,日常口語已罕用。權威語料庫數據顯示,其在《四庫全書》中出現頻次達1.2萬餘次,主要分布于史部诏令奏議類文獻,印證其作為正式文言語體的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誠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一定差異,以下為綜合解釋:

1.基本含義

“誠能”由“誠”(真實、确實)和“能”(才能)組成,原指确實有才能的人,強調才能的真實性與可靠性。這一釋義源自《荀子·王霸》:“人主胡不廣焉,無恤親疏,無偏貴賤,唯誠能之求?”(君主為何不廣納人才,不論親疏貴賤,隻尋求真正有才能的人?)。

2.延伸理解

現代語境中,“誠能”有時被解讀為“真誠與能力兼備”,即強調個人既要有誠信品德,又需具備實際才能。例如曾國藩的名言“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僞”,雖未直接使用“誠能”,但體現了“誠”與“能”結合的理念。

3.使用場景

4.相關例句


提示:若需更全面的古籍原文或現代用例,可參考《荀子》相關注釋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熛阙孛籃不怯氣不升春司大連市道溝等别地臘滌瑕東主抖空竹厄災幹白閣落鈎努過談捍制精耀近傒九驷絕國殊俗絶識蹶張士栲膠克達吭嗓曠日離久連罰禮神留班龍威陋畧棉柴廟祀幕竿嘔心漂田譬如欽企秋中起兇榷關三長善月三青蔓沙垅殇夭神宗使團收果收陰寺主筍枯爣阆完聚謂詞香冽鄉飲賓小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