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功的意思、酬功的詳細解釋
酬功的解釋
亦作“酧功”。亦作“醻功”。獎賞有功勞者。 唐 韓愈 《元和聖德詩》:“經戰伐地,寬免租賦。施令酬功,急疾如火。”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科場二·戊辰公卿之盛》:“今名碩輩出,勞烈孔彰,聖主酬功,将來更不勝記矣。” 清 陳廷敬 《平滇雅·滇池》詩:“我将我師,于野暴露。布惠醻功,急疾如火。” 清 李重華 《道古》詩:“盲 左 既酧功,腐 遷 何媿色?” 太平天囯 洪秀全 《整頓屬員诏》:“但養尊處優,是酬功極頂,免再操勞聞問國事。”
詞語分解
- 酬的解釋 酬 ó 勸酒:酬酢。 用財物報答:酬勞。酬謝。酬金。報酬。 交際往來:應(宯 )酬。酬對。酬和(?)(用詩詞應答)。酬唱(用詩詞互相贈答)。 實現願望:壯志未酬。 筆畫數:; 部首:酉; 筆順編號:
- 功的解釋 功 ō 勞績,成績,與“過”相對:功勳。功績。論功行賞。徒勞無功。功德無量(刵 )。功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勞歸于自己)。 成就,成效:成功。功能。功虧一篑。事半功倍。急功近利。 物理學上指用力使物體
網絡擴展解釋
“酬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對有功者進行獎賞,具體可從以下角度理解:
一、詞義分解
- 酬
- 本義指“回報、報答”,如《說文解字》中解釋為“主人進客也”,後引申為用財物或行動答謝他人。
- 常見用法如“酬謝”“報酬”等。
- 功
- 指“功勞、功績”,如《周禮》中強調“國功曰功”,即對國家有貢獻的行為。
- 現代也指技術或成就,如“唱功”“成功”。
二、整體含義
“酬功”即通過物質或精神獎勵,對有功之人進行表彰。例如:
- 古代:帝王對功臣封賞爵位、減免賦稅(如唐韓愈《元和聖德詩》中“施令酬功”)。
- 現代:企業發放獎金、頒發榮譽證書或晉升職位等。
三、用法與語境
- 典籍用例:明清文獻中常見,如明代沈德符《野獲編》提到“聖主酬功”,清代陳廷敬詩中以“醻功”表達類似含義。
- 現代場景:多用于組織管理中,強調激勵機制的公平性。
四、近義詞與延伸
- 近義詞:論功行賞、獎掖後進。
- 反義詞:罰不當罪、賞罰不明。
- 延伸意義:體現了社會對貢獻者的認可,具有激勵正向行為的作用。
參考資料
- 權威定義來自漢典(),其他用例補充自古籍及現代語境分析()。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酬功:這個詞指的是對于為某項工作或成就付出努力的人給予應有的報酬或獎勵。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酬功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酉部,右邊是工部。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酬功一詞最早見于《周禮·内司人法》,“競酬以稱功”是它的原文,意指通過競争來評定和酬謝人們的貢獻和功勞。
繁體:酬功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酬貢。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酬功的寫法為酉侯力人,表示通過力量和人民的合作來回報人們的功勞。
例句:他因為在公司付出了很多努力,得到了豐厚的酬功。
組詞:酬勞、酬謝、酬金、功成名就。
近義詞:獎勵、報酬、回報。
反義詞:懲罰、責罰、處罰。
希望以上内容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