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方客的意思、方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方客的解釋

(1).四方賓客。 漢 揚雄 《太玄·童》:“次六,大開帷幕,以引方客。” 司馬光 集注:“如人君延納四方之士,無有壅蔽也。”

(2).即方士。《魏書·恩倖傳·王叡》:“ 太和 二年, 高祖 及 文明太後 率百僚與諸方客臨虎圈,有逸虎登門閣道,幾至禦座。”按, 高祖 及 文明太後 均信方士。見《魏書·術藝傳》。參見“ 方士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方客”一詞在現代漢語中并非一個常用或具有獨立固定含義的詞彙。其含義需要根據構成它的兩個字“方”和“客”的基本義項進行組合理解,并考慮可能的語境。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的詳細解釋:

核心釋義:

“方客”通常指來自遠方或異域的客人、旅人。

分字解析:

  1. 方 (fāng):

    • 基本義: 指方向、地域、區域。例如:“遠方”、“他方”、“四方”。
    • 引申義: 指區别于本地、本處的其他地方或區域,常帶有“外地”、“異域”的意味。
    • 來源依據: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方”的釋義包含“方向;方面”、“地方;地區”等義項。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368頁。
    • 來源依據: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對“方”的釋義非常詳盡,其核心含義之一指“方向;方位”,引申指“區域;地方”。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12年,卷六,第123頁(具體頁碼可能因版本排版略有差異)。
  2. 客 (kè):

    • 基本義: 指客人、來賓。與“主”相對。
    • 引申義: 指旅居他鄉或外出旅行的人。例如:“旅客”、“客居”、“客死他鄉”。
    • 來源依據: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客”的釋義首項即為“客人”,并包含“旅客;顧客”等義項。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722頁。
    • 來源依據: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對“客”的釋義首項為“來賓;賓客”,并明确包含“指旅居他鄉的人”和“指從事某種活動或具有某種身份的人(如旅客、俠客)”等義項。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12年,卷三,第1028頁(具體頁碼可能因版本排版略有差異)。

組合理解:

使用說明:

“方客”意指遠方之客 或異域之旅人,是由“方”(遠方、地域)和“客”(客人、旅人)兩個語素組合而成的詞彙,強調其來源或所處之地的遙遠性。因其非現代漢語常用詞,理解時需結合具體語境。

請注意: 由于“方客”非現代常用獨立詞條,以上解釋是基于權威詞典對“方”和“客”的釋義進行的合理推導與組合。如需最精确的古典文獻用例或特定語境下的含義,建議查閱包含該詞的具體古籍或專業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

“方客”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含義:

一、基本解釋

  1. 四方賓客
    指來自不同方向的客人或訪客,常用于形容廣泛接納各方人士的場景。例如漢代揚雄《太玄·童》中記載:“次六,大開帷幕,以引方客”,司馬光注解說這是比喻君主招納四方賢士,毫無阻隔。

  2. 方士
    指古代從事占卜、煉丹等方術的人。例如《魏書·恩倖傳·王叡》提到,北魏高祖與文明太後曾與“諸方客”臨虎圈,這裡的“方客”即指方士。


二、出處與用法


三、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用例,可參考《太玄經》《魏書》等文獻,或通過漢典、查字典等工具查詢。

别人正在浏覽...

暗黪白截肪避名不直一錢償逋乘勝逐北澄心春鳸厝火燎原大拂貸死燈光丁當長鳴地統馮玉奮褎葛粉更夫苟全性命行藏用舍亨屯教皇角隅解額鲙鲈淩淩綸布鹿裘埋殓冒而咕咚蒙雨蒙冤受屈面課命車密如迷語抹子濃抹毆逐愆堕敲點清斲鵲馭日平度軟檐沙鹿識穿世幻順毛摸驢說樂他室殄熄物怪污口橫蔑忤氣烏衣門第瞎胡鬧小軍機謝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