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非洲的意思、非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非洲的解釋

[Africa] 僅次于歐亞大陸的第二大陸。面積2920萬平方公裡(連島嶼共3020萬平方公裡)。人口共4.69億(1980)。地形上以階狀高平原、高原、台原為主,腹地則有廣闊的構造盆地。最長河流為尼羅河。還有剛果河、尼日爾河、塞内加爾河、岡比亞河、奧蘭治河等。主要類型的植被為熱帶稀樹草原和荒漠(最大的是撒哈拉沙漠),約占非洲的面積的80%。動物有象、犀牛、河馬、斑馬、羚羊、獅、豹、猴子等。礦産有金剛石、鈾、金、鐵、鋁、銅、钴、铍等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非洲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非洲”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詞源與基本含義
“非洲”全稱“阿非利加洲”,其名稱源于希臘語“阿非利加”(Africa),意為“陽光灼熱”。因赤道橫貫大陸中部,約95%的地區屬熱帶氣候,故得此名。

地理位置與範圍

自然特征

資源與人口

文化與社會
非洲文化多元,包含數千種語言和部族傳統,但因殖民曆史與經濟發展差異,部分區域仍面臨貧困問題。

如需更完整的地理或人口數據,可參考權威百科或聯合國統計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非洲(Fēi zhōu)是指位于非洲大陸的一個地理區域。該詞拆分部首為「非」和「洲」,其中「非」拆分為「非」和「非」,「洲」是一個獨立的部首。該詞共有8個筆畫。 《非洲》一詞源自于阿拉伯語中的「أفريقيا」(ĀfRīqiyā),意為「非拉美洲」,由于歐洲人在大航海時代将非洲大陸與美洲區分開來。在繁體中文中,「非洲」的寫法與簡體中文一緻,沒有特殊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作方式與現代相比有所不同,但「非洲」一詞保持了相對穩定的寫法,沒有出現太大的變化。在古代,可能會以繁體字來書寫,例如「非」的繁體形式為「非」,「洲」的繁體形式為「洲」。古代文字的書寫方式因時代變遷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關于「非洲」的例句: 1. 非洲大陸是世界上面積第二大的大陸。 2. 非洲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多樣的動植物種類。 3. 我們的團隊計劃去非洲旅行,探索神秘的大陸。 4. 非洲的文化多樣性吸引了許多學者和旅行者。 5. 非洲的人民勤勞堅毅,充滿了熱情和希望。 一些與「非洲」相關的詞彙包括: 組詞:南非、北非、東非、西非、非洲人、非洲文化、非洲動物、非洲大陸等。 近義詞:非洲大陸、非洲地區、非洲闆塊。 反義詞:歐洲、美洲、亞洲、大洋洲、南極洲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向我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