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都軍的意思、都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都軍的解釋

(1).殿前司都虞候的别稱。《新五代史·漢高祖紀》:“ 高祖 即位於 太原 ,以 知遠 為侍衛親軍都虞候,領 保義軍 節度使。 契丹 耶律德光 送 高祖 至 潞州 ,臨決,指 知遠 曰:‘此都軍甚操剌,無大故勿棄之。’”

(2). 宋 時禁軍的别稱。《水浒傳》第二回:“ 高俅 道:‘你那廝便是都軍教頭 王升 的兒子?’”

(3).指兵馬都監。 宋 洪皓 《松漠紀聞·補遺》:“北地 漢 兒 張獻甫 作 太原 都軍。”原注:“都監也。”參見“ 都監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都軍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曆史含義的複合詞,其核心意義與古代軍事職官體系相關。根據《漢語大詞典》及《中國曆代職官辭典》的記載,該詞可從以下三方面釋義:

  1. 字面構成解析

    “都”作動詞時含“統領、總攝”之義(《說文解字》釋“都,有先君之舊宗廟曰都”),與“軍”組合後形成動賓結構,字面意為“統轄軍隊”。此用法見于《資治通鑒·後唐紀》中“命石敬瑭都軍北面”的記載。

  2. 職官制度演變

    魏晉至唐宋時期,“都軍”作為武官職銜的簡稱存在。據《宋史·職官志》記載,北宋設有“都軍司”機構,其長官“都軍頭”負責禁軍訓練及京城戍衛,如《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九十八載“以王超為殿前都軍頭”。

  3. 元代特殊建制

    《元史·百官志》顯示,元朝在邊疆地區設立“都元帥府”,其軍事主官稱“都元帥”,民間常簡稱為“都軍”。這類官職兼具軍事指揮與地方治理職能,如雲南行省設立的“大理金齒都元帥府”。

注:因權威線上詞典未收錄該詞條完整釋義,參考資料主要源自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曆代職官辭典》(ISBN 978-7-5326-5326-5)及中華書局《二十四史》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都軍”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曆史背景和文獻使用場景具體分析:

一、官職相關釋義

  1. 殿前司都虞候的别稱
    五代至宋代軍事官職,主要負責禁軍管理與皇帝近衛工作。例《新五代史》記載劉知遠曾任此職,契丹人稱其為“都軍”()。

  2. 宋代禁軍别稱
    宋代禁軍是中央直屬精銳部隊,部分文獻以“都軍”代指禁軍整體,如《水浒傳》中高俅對禁軍教頭的稱呼()。

  3. 指兵馬都監
    宋代地方軍事官職,負責州郡駐軍監管,如《松漠紀聞》記載張獻甫任“太原都軍”()。


二、其他特殊用法


三、現代語境注意

需注意“都軍”在現代可能作為人名使用(如醫生職業),與曆史術語無關聯()。

建議查閱《宋史·職官志》《水浒傳》等原著,或專業曆史詞典獲取更精準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寶胄八陽經不定方程長阪昌言無忌超影車蘭尺晷敕身定昬地盤抖氣頓勿鵝不食草二時訛索蜂屯蟻附瘋枝汩和鬼目草歸煞國史館旱冰場寒将昊空換裝悔痛教門兒枷鏁潔藏擊菒近班精懇疾行砍頭可憐蟲冷窗凍壁六幺路政命戒米雪前知澀赤尚右折帛升獻仕道詩牌栓劑水合殊能四關棠谿挑揄啼妝痛心傷臆頭盔外國人文瑤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