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帛的意思、折帛的詳細解釋
折帛的解釋
南宋 初将上供、和買、夏稅綢絹改為折價輸錢,稱為折帛。 宋 葉適 《上孝宗皇帝劄子》:“自漕司造船、督府犒軍而酒價十倍,和買、折帛行而民有二賦。” 宋 洪邁 《容齋續筆·宋齊丘》:“所謂和買、折帛,尤為名不正而斂最重。”參閱《宋史·食貨志上三》。
詞語分解
- 折的解釋 折 ē 翻轉,倒騰:折騰。折跟頭。折個兒。 合搭裝 折 é 斷,弄斷:折斷。折桂(喻科舉及第)。折戟沉沙(形容慘重的失敗)。 幼年死亡:夭折。 彎轉,屈曲:曲折。轉折。周折。折中(對不同意見采取調和
- 帛的解釋 帛 ó 絲織品的總稱:布帛。帛書。帛畫。化幹戈為玉帛(喻變争鬥為友善)。竹帛(指書籍)。簡蠹帛裂(書壞了)。 筆畫數:; 部首:巾;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折帛”是中國古代,特别是宋代賦稅制度中的一項重要財政措施,其核心含義是指将原本征收的實物稅(主要是絹帛等絲織品)折算成錢币或其他物品來征收。以下是詳細的解釋:
-
基本含義:
- “折”在此處的意思是折算、轉換。
- “帛”泛指絲織品,如絹、綢、緞等,是古代重要的實物稅種之一。
- 因此,“折帛”直譯就是将絲織品(實物稅)折算成其他形式(通常是錢币)來征收。這是一種實物稅貨币化的財政手段。
-
曆史背景與目的(主要在宋代):
- 宋代繼承了唐代的兩稅法,但財政需求巨大且情況複雜多變。政府需要更靈活地調配物資和財政收入。
- 折帛最初可能是為了方便運輸和儲存(實物運輸成本高、易損耗),或是為了調節區域間物資供需(某地缺帛但有餘錢)。
- 更重要的目的是增加財政收入。政府常常利用折帛的機會,人為擡高實物折算的價格。例如,規定一匹絹的市場價是1000文,但折帛時卻按1300文甚至更高的價格折算成錢向百姓征收。這實質上是一種變相的加稅,增加了百姓的負擔。
- 有時也會根據實際情況,将絹帛折算成其他實物(如糧食)征收,但折算成錢币(“折錢”)是最常見的形式。
-
實施方式:
- 政府會根據財政需要、市場價格波動或特定政策,發布命令,将某地或全國部分地區的“夏稅絹”、“和買絹”等本應繳納實物的項目,改為按官方規定的折算率繳納錢币。
- 這個官方折算價(“折帛錢”或“折估錢”)往往遠高于市場價格,成為盤剝百姓的手段。
-
影響與評價:
- 增加政府收入: 折帛,尤其是高折價的折帛錢,成為宋代國家財政(特别是地方財政)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 加重百姓負擔: 高折價使百姓實際繳納的稅額遠超實物本身的價值,是宋代“苛捐雜稅”的一種表現形式,常引發民怨。
- 反映財政貨币化趨勢: 折帛是宋代商品經濟發展、貨币經濟地位上升在賦稅制度上的反映,體現了從實物稅向貨币稅過渡的趨勢,盡管這種過渡常常伴隨着對民衆的掠奪。
“折帛”是宋代及後世王朝(如明代)賦稅制度中的一項關鍵措施,指政府将應征收的絹帛等實物稅,按照(通常是偏高的)官方定價折算成錢币或其他物品來征收。其本質是一種實物稅貨币化的財政手段,主要目的是增加政府財政收入,但在實際操作中,常因高折價而成為加重民衆負擔的弊政。
參考來源:
- 《宋史·食貨志上二·賦稅》: 這是研究宋代賦稅制度最權威的原始史料之一,其中詳細記載了包括折帛、折變等在内的各項賦稅制度及其演變、弊端。
- 《文獻通考·卷二十·市籴考一》/《田賦考》: 馬端臨的《文獻通考》系統整理了曆代典章制度,其《市籴考》和《田賦考》部分對宋代的和買、折帛等財政措施有深入分析和記載。
- 漆俠《宋代經濟史》: 這部權威的現代經濟史著作對宋代的賦稅結構、折變(包括折帛)制度及其社會經濟影響有全面、深入的論述和分析。
- 包偉民《宋代地方財政史研究》: 該書聚焦宋代地方財政運作,詳細探讨了折帛錢等收入在地方財政中的地位、征收方式及其對地方社會的影響。
網絡擴展解釋
“折帛”是南宋初期實施的一項賦稅政策,主要涉及将原本以實物形式征收的稅賦改為折價繳納錢币。以下為詳細解釋:
-
基本定義
折帛指南宋政府将原本需上供的綢絹、和買絹及夏稅中的實物絹帛,改為按市價折算成錢币征收。
- 上供:地方向朝廷繳納的常規稅賦;
- 和買:政府以借貸形式向農民預支錢款,夏秋時令農民以絹帛償還;
- 夏稅:宋代分夏、秋兩季征收的田賦,夏稅多含絲絹。
-
曆史背景與實施原因
南宋初期,因戰亂導緻財政緊張,實物稅運輸和管理成本高,政府推行貨币化改革。同時,絹帛市場價格波動,折錢征收可穩定財政收入。
-
具體影響
- 農民需将絹帛售出換錢,易受市場壓價盤剝,實際稅負加重;
- 政策與“和買”結合後,形成“二賦”(即實物稅與折帛錢雙重負擔),引發民怨。如宋代學者洪邁批評其“名不正而斂最重”。
-
文獻記載
宋代葉適《上孝宗皇帝劄子》提到“和買、折帛行而民有二賦”,《宋史·食貨志》亦有詳細記載。
折帛是南宋将實物稅貨币化的典型政策,雖緩解財政壓力,卻加劇了民衆負擔,反映了宋代賦稅制度的複雜性。
别人正在浏覽...
巴巴急急百輩敗摧白馬清流半夢半醒蒼啞慘陰成畫垂發椿庭萱室磁實大春誕暢大雨揲揲錘錘督标法國棺材瓤子荷禮後福無量彙解回應回知呼嗟賈董堅明教工急忿寄迹山林敬酒不吃吃罰酒濟世安民九鎖隽老苦口逆耳老家人另案緑筠馬程邁仁蠻盒梅紅強制清曹其所惹火燒身聲銷迹滅生長蛇鑽竹洞﹐曲心還在十日歡绶虉疏縱鎖環蘇轍猥惰為甚文津閣戊部候祥星掀舞小家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