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敕身的意思、敕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敕身的解釋

警饬己身。《漢書·禮樂志》:“敕身齊戒,施教申申。” 顔師古 注引 應劭 曰:“敕,謹敬之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敕身"一詞為古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通過自我約束、整饬以達到品德修養的目的。《漢語大詞典》将其釋作"整饬自身",強調行為主體對内在品格的主動修正。該詞由兩個語素複合構成:"敕"原指帝王诏令,引申為告誡、約束之意;"身"即指代人的本體,合稱體現儒家"修身"理念的實踐要求。

從詞源發展來看,"敕身"最早見于漢代典籍。《說苑·君道》載"敕身齊戒,夫人從之",此處指君王通過約束自身行為來示範德行教化。宋代王應麟《困學紀聞》卷二十"敕身謹度,日慎一日"的用例,則展現該詞由帝王專屬擴展至士人階層的詞義演變。

現代權威辭書對此詞的收錄呈現三個維度:

  1. 整肅儀容:《中文大辭典》引《漢書·禮樂志》"敕身齋戒"為例,強調外在行為的規範
  2. 道德自律:《辭源》釋作"整饬自身,謹言慎行",側重内在德性的修養
  3. 法律約束:台灣《重編國語辭典》補充"奉公守法"的現代引申義

該詞的現代使用多見于學術論著,如中華書局版《十三經注疏》中鄭玄對《尚書》"敕天之命"的箋注,以及朱東潤《中國曆代文學作品選》對漢代诏令的解析,均強調其作為道德實踐術語的曆史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敕身”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敕身”指警饬己身或謹饬自身,即通過自我約束、自我警示來規範行為,強調主動遵守規則或命令(,)。

二、字詞解析

三、古典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漢書·禮樂志》:“敕身齊戒,施教申申。”顔師古注引應劭解釋:“敕,謹敬之貌。”意為以恭敬的态度約束自身,實施教化(,)。

四、使用場景

  1. 古代語境:多用于描述官員或士人修身自律,如《漢書》中強調謹饬自身以施行教化。
  2. 現代延伸:可引申為個人在道德、行為上的自我要求,例如“敕身以正,方能立信”(,)。

五、相關擴展

總結來看,“敕身”融合了外在規範與内在自律的雙重含義,既反映古代禮教文化,也適用于現代個人修養的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拜奧禮邊籌程糧赤股創世主粹和存底兒釣伏渡挽第二信號系統東溜西逛二安廢品覆被怪言鍋戶豪語阖阊化齋胡哄溷冒混融建标賤室季絹鏡囊巨防拘絷客鬓垃圾兩地厲疾力挺六曆旒冕蠡酌管窺緑蛾拟聖飄布樸讷誠笃孅孅千隨百順喬畫取民弱主入衆生瓜生菩薩守習樹瘿司啬松蓋讨印天資聽壁腳突起危峭誣告相出沒香菇小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