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單獨占有。 漢 班固 《白6*虎通·封公侯》:“名山大澤不以封者,與百姓共之,不使一國獨專也。” 宋 文同 《夏日閑書墨君》詩之一:“我罷 漢中 守,歸此聊息焉……塵襟既暫解,勝境乃獨專。”
(2).獨擅。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序》:“﹝ 子美 ﹞上薄《風》《騷》,下該 沉 宋 ……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今人之所獨專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獨專漢語 快速查詢。
“獨專”的漢語詞典釋義
“獨專”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由“獨”(獨自)和“專”(專有、獨占)組合而成,核心含義為獨自占有、壟斷或獨自掌控。其釋義可分為以下層次:
本義:獨占、壟斷
指對資源、權力或利益等完全由個人或單一主體掌控,排斥他人共享。
例:《後漢書·窦融傳》載:“爵位之尊,子弟親屬并蒙榮寵,獨專方面之任。”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第7卷,第1123頁。
引申義:獨斷專行
強調行為上獨自決斷,不與他人商議,含貶義色彩。
例:清代小說《儒林外史》中:“他凡事獨專,從不聽人勸解。”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第321頁。
特殊用法:專注一事
在特定語境下可指對某一事務高度專注,但此用法較少見。
例:宋代筆記《容齋隨筆》提及:“治學者當獨專其業,心無旁骛。”
來源:《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第2456頁。
用法特征
權威參考依據
本文釋義綜合以下辭書: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紙質辭書頁碼。現代詞典線上版本可參考漢典網(搜索“獨專”)或國學大師(檢索相關例句)。
“獨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具體解釋如下:
單獨占有/獨擅
指某事物被單獨掌控或獨占,常見于描述權力、資源等集中化的場景。例如《白虎通·封公侯》提到“不使一國獨專也”,強調資源不應被單一主體壟斷。
專心緻志(成語用法)
作為成語時,強調“獨自專注某事,不受外界幹擾”。例如:“他獨專于學術研究,終成大家”。
場景類型 | 示例 |
---|---|
資源/權力分配 | “企業獨專核心技術,形成壁壘” |
個人專注狀态 | “她獨專繪畫,心無旁骛” |
需注意語境差異:
可通過權威詞典(如《漢典》)進一步驗證具體用例。
百卉備善褊埆持備從立大結大芒落刀筆吏烽火樹分茅錫土糞清杠毂高直回重教典交逢亟近擊擪髡髦理短領扣鄰火麟韋麟子鳳雛鸬鷀陂錄曲垆土漫聲慢戲梅花陣鳴鑼喝道貉奴穆親佞惑農業生産偏伍破鬭千兵彊地七筴輕側齊徒全乎全韻去路射虱收當受累水藻膆子攤派探聽逃遁天氣同學弟通字畏凜辒涼車烏頭白馬生角霞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