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昵狎的意思、昵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昵狎的解釋

謂親近而态度不莊重。《宋書·廬陵孝獻王義真傳》:“ 徐羨之 等嫌 義真 與 靈運 、 延之 暱狎過甚,故使 範晏 從容戒之。”


(1).親近;親狎。《南史·梁愍懷太子方矩傳》:“﹝ 元良 ﹞及升儲位,昵狎羣下,好著微服。”《舊唐書·周智光傳》:“宦官 魚朝恩 為觀軍容使,鎮 陝州 ,與之昵狎。”《資治通鑒·隋文帝開皇二十年》:“ 唐令則 為 勇 所昵狎,每令以絃歌教内人。” 清 鈕琇 《觚賸·粟兒》:“居久之,漸及昵狎。”

(2).指親昵的人。《北齊書·幼主紀》:“﹝ 高緯 ﹞自非寵私昵狎,未嘗交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昵狎”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nì xiá,主要形容人與人之間關系過于親近,帶有不莊重或輕率的态度。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含義

  1. 核心詞義:指過度親近、缺乏分寸的親密關系,通常隱含貶義,多用于描述逾越正常社交界限的行為。
  2. 情感色彩:強調“親昵但失禮”的狀态,可能涉及輕佻、不恰當的舉止或言語。

曆史用例與文獻解釋

  1. 态度不莊重
    《宋書》提到徐羨之因廬陵王劉義真與謝靈運、顔延之“昵狎過甚”而勸誡,體現上位者與下屬關系失當。
  2. 親昵與地位差異
    《南史》記載梁愍懷太子“昵狎群下,好著微服”,暗指其與下屬過分親近,不顧身份。
  3. 指代親密對象
    《北齊書》描述高緯“自非寵私昵狎,未嘗交語”,指其隻與寵信之人交談,凸顯私密性。

近義詞與反義詞


使用場景與注意事項

  1. 適用語境:常用于批評或描述曆史人物關系,如君臣、主仆等逾越禮法的親密行為。
  2. 現代用法:需謹慎使用,避免誤用為褒義。例如:“職場中應避免與同事昵狎,以免引發誤會。”

如需進一步了解文獻原文或具體出處,可參考《宋書》《北齊書》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昵狎的意思及拆分部首和筆畫

昵狎(nì xiá)是一個形容詞,意為親近或親昵的樣子。

它的拆分部首是日(rì)和狙(jū),它的總筆畫數是14。

來源和繁體字

《昵狎》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在古代的詩詞歌賦中,有時會用到這個詞形容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系。

繁體字的寫法是「昵狎」。

古時候漢字寫法

《昵狎》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是「暱狎」。其中「暱」指親近或親昵,「狎」指放肆或隨便。

例句

1. 他與鄰居家的孩子昵狎地打鬧着。

2. 雖然他們是同學,但他們之間昵狎的程度超過了一般的友誼。

組詞

1. 昵狎關系

2. 昵狎态度

3. 昵狎親友

近義詞

親近、親密、親昵、親切

反義詞

疏離、疏遠、冷漠、敵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