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象牀 ”。象牙裝飾的床。《戰國策·齊策三》:“ 孟嘗君 出行國,至 楚 ,獻象床。” 鮑彪 注:“象齒為床。” 南朝 宋 鮑照 《代白紵舞歌辭》之二:“象牀瑤席鎮犀渠,雕屏匼匝組帷舒。” 唐 李賀 《惱公》詩:“象床緣素柏,瑤席卷香蔥。”《剪燈馀話·洞天花燭記》:“自非女與壻對坐象床,斷不能辨其孰為新婦也。”
“象床”是漢語中的古典詞彙,指用象牙裝飾的床具,多見于古代文獻和詩詞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象床又稱“象牀”,指以象牙為裝飾或材質的床榻,屬于古代貴族階層的奢華家具。例如《戰國策·齊策三》記載,孟嘗君曾向楚國獻象床,顯示其珍貴性。
曆史與文學記載
用法與延伸
相關組詞與造句
常見搭配如“象床寶帳”(形容華美帷帳與床具的組合),例句:“象床寶帳無言語,從此谯周是老臣”。
提示:若需更多文獻例證或詳細出處,可參考《戰國策》、鮑照及李煜相關作品。
《象床》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一種古代的家具,用來供象睡覺和休息。
《象床》的部首是“豕”,總共有9個筆畫。
《象床》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指的是專門為了給象提供休息的床榻。
在繁體字中,象床的寫法為「像床」。
在古代漢字中,象床的寫法為「⺤床」。
1. 國王為大象準備了一張豪華的象床。
2. 這家動物園為大象提供了寬敞舒適的象床。
象車、象棋、象征、床榻、床鋪
象榻、象牀、象被
地闆、草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