稔惡盈貫的意思、稔惡盈貫的詳細解釋
稔惡盈貫的解釋
謂所積罪惡之多,達于極點。 章炳麟 《讨滿洲檄》:“我 中華 亦有流寇之難,讨伐不時,将帥亟易,遂得使虜窮兇極惡,肆其馳突,外劫 朝鮮 ,内圍京邑,稔惡盈貫,亦隕其命。”
詞語分解
- 稔惡的解釋 丑惡;罪惡深重。《舊唐書·憲宗紀上》:“而 承宗 象恭懷姦,肖貌稔惡,欺 裴武 於得位之後,囚 昌朝 於授命之中。” 宋 洪邁 《夷堅甲志·陳大錄》:“ 秀州 華亭縣 吏 陳生 者為録事,冒賄稔惡
- 盈貫的解釋 .謂引滿弓弦,使弓背與弓弦之間的距離與箭同長。《莊子·田子方》:“ 列禦寇 為 伯昏無人 射,引之盈貫。” 郭象 注:“盈貫,謂溢鏑也。”.猶滿貫。謂積錢甚多。貫,串錢繩。語本《左傳·宣公六年》;“使
網絡擴展解釋
“稔惡盈貫”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讀音與結構
- 拼音:rěn è yíng guàn()
- 結構分解:
- 稔惡:指長期作惡,累積惡行(“稔”意為積累、成熟,“惡”指罪惡行為);
- 盈貫:形容滿到極點(“盈”為充滿,“貫”為貫穿,比喻程度達到極限)。
二、基本含義
指罪惡積累到極點,形容作惡多端、罪孽深重,已無法容忍()。
三、出處與例句
- 經典出處:章炳麟《讨滿洲檄》:“稔惡盈貫,亦隕其命。” 意指滿清政權惡行累累,終将覆滅()。
- 現代用法:多用于書面語境,批判極端惡劣的人或行為,例如:“他貪污受賄、殘害百姓,可謂稔惡盈貫。”
四、用法與場景
- 語法功能:作謂語、定語,常見于議論文或檄文中()。
- 適用對象:形容個人或群體長期作惡,罪行深重(如暴君、犯罪集團等)。
五、近義與擴展
- 近義詞:惡貫滿盈、罪大惡極(需注意語境差異)。
- 文化内涵:體現漢語中對道德敗壞的強烈譴責,強調“多行不義必自斃”的因果觀。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典故或具體用例,可參考古典文獻或權威詞典(如漢典、國學大師網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稔惡盈貫》的意思
《稔惡盈貫》是指邪惡行為得以大量積累而導緻惡果始終難以挽回的情況。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了惡劣行為多次重複,最終結果不堪設想。
拆分部首和筆畫
《稔惡盈貫》的拆分部首為禾、鬼、目。它總共有18個筆畫。
來源
《稔惡盈貫》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中,描寫了一個人積惡不悛,最終遭到不幸的結局。後來成為常用的成語,用于表達惡行不斷積累而無法逃脫其惡果的情況。
繁體
《稔惡盈貫》的繁體字為「穩惡盈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古代《稔惡盈貫》的寫法是「穩惡盈貫」。
例句和組詞
例句:
他一次次地犯錯,導緻惡習盈貫,最終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組詞:
稔惡、盈貫不已、惡行積累、多次重複、積惡不悛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
積惡成習、惡性循環、惡性積累
反義詞:
善惡有報、積善有餘、行善積德、善有善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