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天文曆算之學,有專人執掌,父子世代相傳為業,稱為“疇人”。亦指精通天文曆算的學者。《史記·曆書》:“ 幽 厲 之後, 周 室微,陪臣執政,史不記時,君不告朔,故疇人子弟分散。”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家業世世相傳為疇。” 唐 張說 《集賢院賀太陽不虧表并答制》:“彼日而蝕,詩人所丑,應虧不變,轉異為臧,未知天意降休,将或疇人未洽?”《清史稿·時憲志一》:“西人 湯若望 ,與 徐光啟 共譯新法者也,以四十二事證西人之密, 中 術之疏,疇人子弟翕然信之。”
(2).同類的人。一般指同行或同僚。 漢 王粲 《七釋》:“ 邯鄲 才女,三 齊 巧士,名唱秘舞,承閑并理,七盤陳于廣庭,疇人儼其齊俟。” 晉 束晳 《補亡詩》序:“ 晳 與司業疇人,肄脩鄉飲之禮,然所詠之詩,或有義無辭,音樂取節,闕而不備。” 宋 王安石 《賀正表》之三:“瞻雲紛鬱,想朝露以載欣;愒日舒長,與疇人而胥樂。” 清 吳偉業 《高涼司馬行》:“ 高涼 司馬人中龍,眼看變化疇人中。”
(3).猶農人。 唐 李邕 《葉有道碑序》:“考疇人之疆畝,訊家童之作業,皆儉以遵約,安能維始。”
“疇人”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漢語詞彙,其解釋需結合不同曆史文獻和語境:
天文曆算學者
指古代專門研究天文、曆法、數學的學者,且多為世襲官職。如《史記·曆書》記載“疇人子弟分散”,說明這類知識常以家族傳承。唐代張說《集賢院賀太陽不虧表并答制》中“疇人未洽”也印證了這一含義。
同類或同行
引申為同類的人,多指同僚或同行。例如漢代王粲《七釋》用“疇人”指宴席上的舞者與賓客,清代吳偉業詩中則指同僚。
農人
唐代李邕《葉有道碑序》中“考疇人之疆畝”的“疇人”指農民,此用法較為少見,可能與“疇”字本義“耕地”相關。
詞源補充
“疇”字本義為世代相傳的田産或專業(如所述),故“疇人”最初強調世襲性,後衍生出同類、農人等含義。現代主要用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中,指古代科技領域的專業學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