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蜀的意思、三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蜀的解釋

漢 初分 蜀郡 置 廣漢郡 , 武帝 時又分置 犍為郡 ,合稱 三蜀 。《文選·左思<蜀都賦>》:“ 三蜀 之豪,時來時往。” 劉逵 注:“ 三蜀 , 蜀郡 、 廣漢 、 犍為 也。本一 蜀國 , 漢高祖 分置 廣漢 , 漢武帝 分置 犍為 。”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江水》:“ 益州 ,舊以 蜀郡 、 廣漢 、 犍為 為 三蜀 ,土地沃美,人士雋乂,一州稱望。”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詩之二:“迢遞來 三蜀 ,蹉跎有六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蜀”是漢代初期設置的行政區劃概念,其含義及曆史背景可綜合多個來源梳理如下:

一、基本定義

三蜀指漢初至漢武帝時期分置的三個郡級行政區:

  1. 蜀郡:原蜀國核心區域,漢高祖時期保留;
  2. 廣漢郡:漢高祖劉邦分蜀郡北部置;
  3. 犍為郡:漢武帝時期分蜀郡南部置。

二、地理範圍

三蜀涵蓋今四川中部、貴州赤水河流域、雲南金沙江下遊以東及會澤以北地區。北魏郦道元《水經注》稱其“土地沃美”,為益州經濟文化中心。

三、曆史演變

  1. 漢代:三蜀作為實際行政區劃存在,後逐漸演變為地域代稱。
  2. 唐代:與“三川”(劍南東川、西川及山南西道)概念部分重合,成為巴蜀地區的泛稱。

四、文學引用

該詞常見于古籍及詩詞,如:

補充說明

部分文獻(如)指出,三蜀後期含義擴展,不再嚴格對應三郡,而是代指整個巴蜀地區。這一演變反映了行政區劃與地域文化概念的融合。

如需進一步考證具體邊界或曆史事件,可參考《漢書·地理志》《水經注》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蜀

《三蜀》這個詞指的是中國的蜀地分為三部分的曆史事件。這三部分分别為古蜀、建蜀和割據蜀。下面将對這個詞的拆分、來源、繁體、古時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解釋。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蜀》這個詞的部首拆分為「」和「虍」,分别位于上方和下方。它的總筆畫數為13畫。

來源

《三蜀》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曆史上的蜀地。蜀地是指現在的四川地區,由于古代曆史上的政治和軍事變遷,使得蜀地在不同的時期被分為三個部分,即古蜀、建蜀和割據蜀。

繁體

《三蜀》這個詞在繁體中的寫法為「三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三蜀」這個詞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寫作。然而,由于文化傳承的變遷和演變,現在的寫法已經統一為「三蜀」。

例句

這裡是一個使用「三蜀」的例句:在中國古代曆史上,三蜀繁衍出了燦爛的文化和豐富的曆史遺迹。

組詞

與「三蜀」相關的組詞有:三國兩蜀、蜀中、蜀山、蜀地等。

近義詞

與「三蜀」近義的詞有:蜀地、巴蜀。

反義詞

與「三蜀」反義的詞是整體的「蜀地」。

這篇文章為您提供了關于「三蜀」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