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枝名。皮為綠色,産于 四川省 。 宋 葉廷珪 《海錄碎事·鳥獸草木》:“緑荔枝, 戎州 所出,肉熟而皮猶緑。” 宋 陸遊 《感舊絕句》之二:“鵝黃酒邊緑荔枝, 摩訶池 上納涼時。”自注:“緑荔枝出 叙州 。”按, 叙州 即 戎州 ,治所在今 四川省 宜賓市 西南。
“緑荔枝”是古代文獻中記載的一種特殊荔枝品種,其詞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定義
指一種外皮呈綠色的荔枝,主要産于中國四川省。據宋代葉廷珪《海錄碎事·鳥獸草木》記載:“緑荔枝,戎州所出,肉熟而皮猶緑”,說明其果肉成熟後表皮仍保持綠色特征。
2. 曆史淵源
3. 延伸含義
部分現代釋義擴展了其象征意義,認為“緑荔枝”可比喻清新自然、充滿生命力的事物,與綠色代表的生機意象相關。
該詞既特指四川古代綠皮荔枝品種,又因顔色特征被賦予文化隱喻。需注意,相關記載多見于古籍,現代荔枝品種中鮮見類似描述。
《緑荔枝》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緑”和“荔枝”。
《緑荔枝》的意思是指成熟了但還保留着青澀顔色的荔枝。它是一種形容詞,在描述荔枝的外觀和質地時使用。
“緑”字的部首是“糸”,總的筆畫數是12;而“荔枝”字的部首是“艸”,總的筆畫數是12。
《緑荔枝》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中的描述,它是形容成熟但仍帶有青澀細膩顔色的荔枝。
在繁體字中,該詞的寫法是“綠荔枝”。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有所不同。雖然《緑荔枝》的詞義沒有變化,但其字形也存在一些小的差異。具體的變化可能因不同時代、地域而有所差異。
1. 這個緑荔枝看起來很新鮮。
2. 摘下的緑荔枝帶有一種清香的味道。
3. 能夠吃到緑荔枝是一種幸運。
組詞方面,可以根據“緑荔枝”的基本意義進行擴展。例如:
1. 緑葉
2. 荔枝樹
3. 緑果
4. 荔枝園
5. 緑花等等。
《緑荔枝》的近義詞可以是:
1. 青澀的荔枝
2. 未成熟的荔枝
3. 半熟的荔枝
而它的反義詞則可以是:
1. 熟透的荔枝
2. 成熟的荔枝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