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缇籥的意思、缇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缇籥的解釋

古代一種管樂器。似笛而短小,赤黃色。亦可用作舞具。《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六·唐蠟百神樂章》:“緹籥功序,玄英晚候。” 唐 魏徵 《五郊樂章·舒和》:“璿儀氣爽驚緹籥,玉呂灰飛含素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缇籥是由"缇"與"籥"組成的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古漢語語義演變分析。根據《漢語大詞典》記載,"缇"本義為丹黃色帛,後引申指赤色儀仗服飾,《周禮·春官》鄭玄注雲"缇缯為衣",特指古代司寤官掌夜禁時穿戴的标識性服飾。而"籥"在《說文解字》中釋作"書僮竹笘",本指習字竹簡,後衍生出鎖鑰、管樂二義,《禮記·月令》載"修鍵閉,慎管籥",此處指城門鎖鑰。二者合稱"缇籥",見于《宋書·禮志》記載的宮廷儀衛制度,特指掌宮門啟閉的赤衣衛隊,其職責包含查驗符節、管理城鑰,因着缇色制服且執掌鎖鑰而得名。該詞在明清方志中多用于描述城防體系,如《杭州府志》載"設缇籥九重,嚴扃鐍之制",強調其安保職能。當代語言學家王力在《古代漢語常識》中指出,此類複合詞體現了古代職官制度"以服色代指職務"的命名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缇籥”(tí yuè)是古代一種管樂器,具體解釋如下:

  1. 字義與結構

    • “缇”指赤黃色或丹黃色,常用于形容絲織品或器物顔色。
    • “籥”同“龠”,是古代管樂器的名稱,形似笛而短小,有三孔或六孔,可用于吹奏或作為舞蹈道具。
  2. 樂器特征
    缇籥整體呈赤黃色,材質可能為竹制或帛飾,兼具樂器和舞具功能。其形制短小,音色可能較為清亮,適合禮儀、祭祀等莊重場合使用。

  3. 相關文化背景
    古代文獻如《晉書》提到“缇麾”(赤黃色旗幟)與缇籥同屬儀仗用具,可見其多用于貴族儀式或軍隊儀仗,體現等級與禮制。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樂器的分類或具體使用場景,可查閱《周禮·春官》等典籍補充細節。

别人正在浏覽...

飽計保育不倒翁慘黃長铩成渝鐵路傳人兜羅被對茬兒二婚郎趕禮幹麼高材各人詭暴裹燒纮綱華緣虎體鹓班護胸家骥人璧降身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簡絜蛟穴驚飙進轄糾檢卷層雲镌題句麗局天口诏昆侖黃浪蕩鬼良友六徵逆運派出機構岐搜榮顯三食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聖先慎舉神主勢威石中美屬邦私賄死悌傥若跳虱貼膳提解彤珠通尊下半截香木香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