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缇籥的意思、缇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缇籥的解釋

古代一種管樂器。似笛而短小,赤黃色。亦可用作舞具。《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六·唐蠟百神樂章》:“緹籥功序,玄英晚候。” 唐 魏徵 《五郊樂章·舒和》:“璿儀氣爽驚緹籥,玉呂灰飛含素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缇籥”(tí yuè)是古代一種管樂器,具體解釋如下:

  1. 字義與結構

    • “缇”指赤黃色或丹黃色,常用于形容絲織品或器物顔色。
    • “籥”同“龠”,是古代管樂器的名稱,形似笛而短小,有三孔或六孔,可用于吹奏或作為舞蹈道具。
  2. 樂器特征
    缇籥整體呈赤黃色,材質可能為竹制或帛飾,兼具樂器和舞具功能。其形制短小,音色可能較為清亮,適合禮儀、祭祀等莊重場合使用。

  3. 相關文化背景
    古代文獻如《晉書》提到“缇麾”(赤黃色旗幟)與缇籥同屬儀仗用具,可見其多用于貴族儀式或軍隊儀仗,體現等級與禮制。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樂器的分類或具體使用場景,可查閱《周禮·春官》等典籍補充細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缇籥》的意思

《缇籥》是一個古代漢字,表示一種古代樂器。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缇”和“籥”。

拆分部首和筆畫

“缇”的部首是“纟”,它由“糸”和“示”兩個部分組成。筆畫數為9。

“籥”的部首是“竹”,它是由“竹”字組成的。筆畫數為20。

來源和繁體寫法

《缇籥》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一種古代的樂器,也是古代樂律的一部分。

在繁體中,“缇籥”保持不變。

古代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缇籥》的古代寫法是“緹㗚”。

例句

《缇籥》舞動在舞台上,營造出一片古代音樂的氛圍。

組詞

1. 缇席:指由缇制成的席子。

2. 籥箫:指由缇制成的箫。

3. 缇維:指由缇制成的繩子。

近義詞

《缇籥》的近義詞是“缇角”,也指古代的樂器。

反義詞

《缇籥》的反義詞是“琴瑟”,指古代的弦樂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