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8-1975) 畫家、文學家、藝術教育家。名仁,又名嬰行,字子恺,桐鄉(今屬浙江)人。長期在各地從事美術和音樂教育。建國後曾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中國美協上海分會主席。所作漫畫以毛筆勾線,設色平塗,簡練樸實。又擅詩歌、散文,意味隽永。著有《緣緣堂隨筆》等,譯有《源氏物語》。
豐子恺是中國現代著名的藝術家、文學家和教育家,其名字具有多重含義與曆史背景。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豐子恺」是人名,指代中國現代藝術家豐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原名豐潤,後改名豐仁,字子恺,筆名TK,浙江桐鄉人。他是集漫畫、散文、翻譯、書法、藝術教育等多領域成就于一身的文化大家,被譽為“中國現代漫畫之父”。
漫畫創作
首創“詩畫結合”的漫畫形式,以簡練線條和留白技法描繪日常生活,代表作《護生畫集》通過動物題材傳遞護生與慈悲理念,被譽為“中國漫畫的鼻祖”。
風格特色:單線平塗、幽默質樸,常配以題字增強意境。
散文與文學
散文集《緣緣堂隨筆》以細膩觀察和哲思著稱,語言平實卻飽含溫情,探讨人生、藝術與宗教(受佛教影響)。其文字風格淡泊通透,被錄入兩岸教科書。
翻譯貢獻
精通日、俄、英文,翻譯了《源氏物語》《獵人筆記》等經典,尤其對日本文學譯介影響深遠。
他主張“藝術生活化”,強調藝術應貼近普通人情感,作品常體現對生命的平等關懷與悲憫。受佛教思想影響,創作融合中西風格,探索中國畫的現代轉型。
在特定語境中,“豐子恺”也被引申為形容多才多藝、跨界成就卓越的人。例如,提到該詞可比喻“在多個領域有出色表現”,但此用法多見于文學性描述,非正式詞典釋義。
以上内容綜合整理自權威來源,若需了解更多細節,可查看相關網頁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