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樞使的意思、樞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樞使的解釋

樞密使的簡稱。 清 梁章鉅 《稱謂錄·軍機處職官古稱》:“《 唐 六典》:‘ 宋 人稱之曰樞使,亦曰樞相。典兵禁中,故名樞密。’案:樞使、樞相,即《宋史》所謂樞密使也。”參見“ 樞密使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樞使”是古代官職名稱的複合詞,由“樞”和“使”兩部分構成。以下從詞源、曆史語境及職能角度進行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樞:本義為門軸,引申指“關鍵、核心機構”。《說文解字》載:“樞,戶樞也”,後特指中央行政機構,如唐代樞密院。
  2. 使:指奉命行事的官員,《廣韻》釋為“役也,令也”,常見于“節度使”“觀察使”等官職名稱。

二、曆史語境 “樞使”作為官職,始見于宋代文獻,為“樞密院使”的簡稱,隸屬軍事樞要機構。據《宋史·職官志》記載,樞密院“掌軍國機務、兵防邊備”,其長官稱樞密使,副職稱樞密副使。元代沿襲此制,《元典章》中亦見“樞使”作為樞密院高級官員的代稱。

三、職能特點 該職多由皇帝親信擔任,職責包含:

(參考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中國曆代職官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樞使”是一個曆史官職名稱,主要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官職定義
    “樞使”是“樞密使”的簡稱,屬于古代中央政府的核心官職。這一職位在不同朝代的具體職責有所差異:

    • 唐代:最初為樞密院長官,主要負責軍國機要事務,地位接近宰相。
    • 宋代:職權進一步擴大,成為掌管軍事調度的最高官員,與宰相(中書門下)并稱“二府”。
  2. 詞源與演變

    • 名稱源于“樞密使”,因掌管禁中軍事機要而得名(“典兵禁中,故名樞密”)。
    • 清代學者梁章鉅在《稱謂錄》中記載,宋代人稱樞密使為“樞使”或“樞相”。

二、延伸意義

在文學或日常用語中,“樞使”有時被借喻為:


三、參考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白仁必将筆力布丁傳為佳話催化擔架大彭典笏短李哆哩哆嗦酆匣幹祈感歎句詭丑歸重鬼主國有化寒杵恒陽鴻钜壞裳爲袴貨料鹄瀉叫嘷潔精寂漠金寶牌劇場懇款贶壽雷罇樂樂涼燠流娼茅君甿俗門市部妙鬘謬品貧無立錐破酲千佛洞七十二沽企予榷采任命狀汝爾韶警聖讒所向披靡趟土馬歎慜叨陪鐵掃箒外翁忘其僞缪相進鮮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