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老複丁的意思、老複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老複丁的解釋

謂年老而複壯盛。猶言返老還童。一說,家有年高者,則免除其子孫的賦役。《急就篇》卷四:“長樂無極老復丁。” 顔師古 注:“擊壤行歌,喜寬政也。老復丁者,家有高年,則蠲其子孫免賦役也。” 王應麟 《困學紀聞·小學》:“ 顔氏 解為蠲其子孫之役,非也,即《參同契》所謂‘老翁復丁壯’。” 宋 朱熹 《次亭字韻詩呈秀野文兼簡王宰》之一:“人言洞裡春常在,自慶樽前老復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老複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存在兩種不同的解釋,主要來源于古代文獻的注解分歧:

  1. 返老還童說
    指年老後恢複壯盛狀态,即字面意義上的“返老還童”。例如《急就篇》卷四提到“長樂無極老復丁”,宋代學者王應麟在《困學紀聞》中引用《參同契》的“老翁復丁壯”來佐證這一觀點。

  2. 賦役免除說
    另一解釋認為,若家中有高齡老人,其子孫可免除賦役。此說法源于唐代顔師古對《急就篇》的注解:“家有高年,則蠲其子孫免賦役也。”朱熹也曾提及類似觀點。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急就篇》原文及曆代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義解釋

《老複丁》是一個常見的佛教術語,指的是已經修行到了很高境界的僧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老(老人部首)+複(複字邊旁)+丁(一丁點兒部首)

筆畫數:老(6畫)+複(11畫)+丁(2畫)

來源

《老複丁》一詞的來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楞嚴經》中的一段描述。經文義理深遠,通常被用于描繪具備高度智慧和慈悲心的佛陀或菩薩。

繁體

《老複丁》的繁體字為「老複丁」。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時候的漢字書寫方法,「老複丁」在某些體例中可能會有略微區别。

例句

1. 佛陀的智慧和慈悲心讓人們名之為「老複丁」。

2. 修行精深的禅師被尊稱為「老複丁」,一直堅持為衆生造福。

組詞

老複丁沒有常見的組詞用法,多用作描述一個人或者一種境界。

近義詞

1. 高僧

2. 智者

反義詞

凡夫俗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