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複丁的意思、老複丁的詳細解釋
老複丁的解釋
謂年老而複壯盛。猶言返老還童。一說,家有年高者,則免除其子孫的賦役。《急就篇》卷四:“長樂無極老復丁。” 顔師古 注:“擊壤行歌,喜寬政也。老復丁者,家有高年,則蠲其子孫免賦役也。” 王應麟 《困學紀聞·小學》:“ 顔氏 解為蠲其子孫之役,非也,即《參同契》所謂‘老翁復丁壯’。” 宋 朱熹 《次亭字韻詩呈秀野文兼簡王宰》之一:“人言洞裡春常在,自慶樽前老復丁。”
詞語分解
- 老的解釋 老 ǎ 年紀大,時間長,有經驗,陳舊的:老當益壯。老朋友。老練。老化。少年老成。老馬識途。 對年紀大的人的尊稱:吳老。老人家。老大爺。 極,很:老早。老羞成怒。 老年人:敬老院。扶老攜幼。老有所為(唅
專業解析
“老複丁”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老年人恢複了壯年時的體力和精神面貌,常用來形容長壽康健或返老還童的狀态。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本義與核心釋義
指老年人回複到壯年的狀态。形容人雖年老卻精力旺盛,如同重返青春。
- 出處溯源: 該詞最早可追溯至道教典籍《周易參同契》(東漢·魏伯陽著)。原文為:“老翁複丁壯,耆妪成姹女。” 意指通過特定的修煉(如煉丹、養生),老年男性能恢複壯年體魄,老年女性也能變得如同少女般煥發青春。這是“老複丁”概念最直接的來源。
- 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明确收錄“老複丁”詞條,釋義為:“謂年老而複壯盛。猶言返老還童。” 此釋義精準概括了其核心含義,即從衰老狀态神奇地恢複到強盛狀态。
二、引申義與用法
- 形容健康長壽: 常用于贊譽或祝願老年人身體硬朗、精神矍铄,超越了通常的衰老狀态。例如:“老先生年逾九旬,依然耳聰目明,步履穩健,真是老複丁啊!”
- 象征生命活力與更新: 在文學作品中,“老複丁”有時被用作一種象征,代表生命力的頑強不息或枯木逢春般的奇迹。例如,宋代詩人陸遊在詩作中曾借用此意。
- 道家養生文化的體現: 該詞的産生與道家追求長生久視、逆修成仙的思想密切相關,是道教文化中“逆則成仙”觀念在語言上的具體反映。
三、用法特點
- 書面語色彩: “老複丁”屬于較為典雅的書面用語,常見于古籍、詩詞或對健康長壽的莊重表述中,日常口語中使用頻率較低。
- 褒義色彩: 該詞帶有強烈的褒義色彩,用于表達對高壽且健康者的贊美和敬仰。
權威參考來源:
- 《周易參同契》 (東漢·魏伯陽):該詞的最早文獻出處,奠定了其基本含義。來源:國學大師 - 《周易參同契》原文 (請核實鍊接有效性)
- 《漢語大詞典》:中國最權威的大型漢語語文詞典之一,對“老複丁”的詞義有規範收錄和解釋。來源:漢典 - 漢語大詞典 (請核實鍊接有效性)
- 相關學術研究: 關于道教養生思想及《周易參同契》的研究文獻,常會涉及對“老複丁”概念的文化背景分析。來源:可參考中國知網(CNKI)、萬方數據等學術平台的相關論文。
網絡擴展解釋
“老複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存在兩種不同的解釋,主要來源于古代文獻的注解分歧:
-
返老還童說
指年老後恢複壯盛狀态,即字面意義上的“返老還童”。例如《急就篇》卷四提到“長樂無極老復丁”,宋代學者王應麟在《困學紀聞》中引用《參同契》的“老翁復丁壯”來佐證這一觀點。
-
賦役免除說
另一解釋認為,若家中有高齡老人,其子孫可免除賦役。此說法源于唐代顔師古對《急就篇》的注解:“家有高年,則蠲其子孫免賦役也。”朱熹也曾提及類似觀點。
補充說明
- 詞源争議:兩種解釋均源自對同一古籍的不同解讀,反映了古代學者對政策與養生觀念的不同側重。
- 現代應用: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多見于古典文獻或相關研究領域。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急就篇》原文及曆代注疏。
别人正在浏覽...
冰蕩帛疊成佛作祖嗤诋抶疻春王圃觸石決木詞文當應度道多謀善斷颚骨發電量煩惱風變豐孰風雨旮旯兒甘寝古道熱腸龜章花粉錢黃茶夾具浸泡積潤霁威纩服寬適梁子龍潤緑峥峥門扉明暢鑷挦賠樁娉會平原客貧嘴賤舌坡公堤裒對潛神蜻蛚子欺上壓下栖霞若箇喪亂啬事懾慴使能識文斷字說是道非斯文人陶瓬拓手甕聲校騎鸮心鸝舌下射西方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