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濡足的意思、濡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濡足的解釋

沾污了腳。指被沾污。《楚辭·九章·思美人》:“因芙蓉而為媒兮,憚褰裳而濡足。” 王逸 注:“又恐污浞,被垢濁也。”《後漢書·崔駰傳》:“與其有事,則褰裳濡足,冠掛不顧。人溺不拯,則非仁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二·門戶》:“當 明 中葉,門戶紛紜之時,無一人濡足者,亦可見家法之恭謹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濡足”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濡足”字面意為沾濕或弄髒腳部,常引申為被玷污、屈尊行動。例如《後漢書》中提到“褰裳濡足”,指涉在緊急情況下不惜弄髒腳去行動。

二、出處與例句

  1. 《楚辭·九章·思美人》
    原文:“因芙蓉而為媒兮,憚褰裳而濡足。”
    王逸注:“恐污濁自身”,此處“濡足”暗喻因行動而受玷污。
  2.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詩句“濡足困不忘”中,“濡足”更偏向字面描述浸濕腳的場景,但結合上下文,也隱含沉浸于自然而忘歸的意境。

三、比喻與延伸意義

四、近反義詞與用法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漢典或《後漢書》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濡足的意思

濡足(rú zú)是一個四字動詞詞組,表示潤濕或沾濕腳部或腳趾。通常用來形容人在涉水或行走時濕了腳。

拆分部首和筆畫

《康熙字典》中将濡足的部首劃分為殳(又稱為戈,表示兵器)和步(表示腳步),其中殳屬于一畫部首,步屬于厶字底部,表示底的意思。這個詞由8個筆畫組成。

來源和繁體

濡足是古代漢語詞彙,其來源可以追溯到《書經·周官》中的《周禮·天官·射人》。在部分繁體字中,濡足的寫法為湣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濡足的表現形式與現代漢字有所不同。比如在《康熙字典》中,濡足的寫法為䊃足。這個變化主要是由于字體演變的結果。

例句

1. 我們剛剛走過那片田地,腳都濡足了。

2. 下雨的時候不要忘記帶雨靴,以免濡足。

組詞

濡足的相關詞彙有:濡濕、濡潤、濕足、淋濕等。

近義詞

濡足的近義詞有:涉水、浸濕、淋漓等。

反義詞

濡足的反義詞有:幹燥、舔幹、吹幹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