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害的意思、利害的詳細解釋
利害的解釋
(1) [fierce;terrible]∶兇惡;猛烈
那條狗真利害
(2) [devastating]∶棘手,不好支應
這一手利害
詳細解釋
(1).利益與損害。《易·繫辭下》:“情僞相感而利害生。” 韓康伯 注:“情以感物則得利,僞以感物則緻害也。”《史記·龜策列傳》:“先知利害,察於禍福。”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容到彼親看利害,方敢奏陳。” 康濯 《東方紅》第十二章三:“由于工程不小,人手有限, 旱龍台 附近幾個跟護堤有利害關系的村子又來了一批壯勞力。”
(2).指形勢的便利與險要。《韓非子·初見秦》:“ 秦 之號令賞罰,地形利害,天下莫若也。”
(3).厲害。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一折:“往常也曾不快,将息便可,不似這一場清減得十分利害。”《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 玉姐 素知虔婆利害。”《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九回:“此刻我的水不過潑在他轎子上,并沒有潑濕他的身,他便把我打得這麼利害!” ********* 《文學上的階級鬥争》四:“他們對于庇護傳統思想的有産有權階級,攻擊得尤其利害。”
詞語分解
- 利的解釋 利 ì 好處,與“害”“弊”相對:利弊。利害。利益。利令智昏。興利除弊。 使順利、得到好處:利己。利用厚生(充分發揮物的作用,使民衆生活優厚富裕起來)。 與願望相符合:吉利。順利。 刀口快,針尖銳,與
- 害的解釋 害 à 有損的,與“益”相對:害蟲。害鳥。 引起災難的人或事物,壞處:害處。禍害。災害。為民除害。 使受損傷:害人。損害。傷害。危害。 發生疾病:害眼。 心理上發生不安定情緒:害羞。害怕。 殺死:殺害
網絡擴展解釋
“利害”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和用法需根據語境區分:
一、名詞(lì hài):指利益與損害
-
基本義:表示事物或行為帶來的益處與危害,強調正反兩面的影響。
- 例:“利害攸關”(指與利益損害密切相關)。
- 來源:《易經》中“情僞相感而利害生”,韓康伯注解為“情以感物則得利,僞以感物則緻害”。
-
引申義:可指形勢的便利與險要,多見于古代文獻。
二、形容詞(lì hai,同“厲害”):表示劇烈、嚴重或難以對付
- 詞義:形容程度深、猛烈或事物棘手。
- 例:“心跳得利害”“這條狗很利害”(強調兇猛或難以應對)。
- 注意:現代漢語中該義項多寫作“厲害”,而“利害”作為形容詞的用法已較少見,可能出現在方言或特定語境中。
三、使用區分
- “利害”作名詞時:強調利益與損害的辯證關系,多用于書面或正式場合(如“權衡利害”)。
- “厲害”作形容詞時:更符合現代漢語規範,口語中更常用(如“病得很厲害”)。
需根據讀音和上下文判斷詞義。名詞讀“lì hài”,形容詞讀“lì hai”(現多用“厲害”)。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利害》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利害”一詞是漢字詞彙,用來形容一個問題、一個情況或者一個人的利益和損害。它既可以指一個人或團體的個人利益,也可以指整個社會的利益。通過該詞,可以表達對于某種情況的經濟利益、生活利益,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危害等方面的考量。它與“得失”、“利弊”這些詞的意思相近。
拆分部首和筆畫:
《利害》這個詞由兩個部首構成,左邊是“禾”(hé)部,右邊是“又”(yòu)部。
- “禾”部的筆畫數為5;
- “又”部的筆畫數為2。
來源和繁體:
《利害》是漢字,據考證,它最早出現在《漢字源流字典》一書中。該書為國内漢字研究領域的重要參考書之一。在繁體字中,用於代替《利害》的詞彙是「利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利害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但基本上卻沒有太大的變化。這種寫法多見于古代文獻以及傳統書法作品中,包括篆、隸、楷等字體風格。
例句:
1. 他在談判中掌握了利害關系,成功地達到了自己的目标。
2. 在制定政策時,應全面考慮利害得失,以确保最大程度的社會效益。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利益、利害關系、利益沖突、利益相關者、利害得失。
近義詞:得失、利弊、利與弊、利害關系。
反義詞:和諧、和順、共赢、利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