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彌旬的意思、彌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彌旬的解釋

滿十天。 南朝 梁 何遜 《和劉谘議守風》:“彌旬苦淩亂,揆景候阡陌。” 唐 杜甫 《贈王二十四侍禦契四十韻》:“追隨不覺晚,欵曲動彌旬。”《續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二年》:“逮 洛索 圍城彌旬,外援不至,于是前 河東 路經制副使 傅亮 以精鋭數百奪門降 金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彌旬”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詞義解釋

彌旬意為“滿十天”或“持續十天”,由“彌”(充滿、滿)和“旬”(十天為一個周期)組合而成。例如《續資治通鑒》中“圍城彌旬”即指圍城持續了十天。

字義分解

  1. 彌:本義為“充滿”“遍布”,如“彌月”(滿一個月)、“彌天”(滿天)。
  2. 旬:古代時間單位,十天為一旬,如“上旬”“中旬”。

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古代文學、曆史文獻中,描述時間跨度或事件的持續性。例如: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可追溯至《詩經·大雅·蕩》中的“彌月疑其,彌旬不解”,後世多見于詩詞、史書。

若需更多例證,可參考漢典及《續資治通鑒》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彌旬

《彌旬》是一個中文詞彙,含義是指時間為十天。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弓”和“日”,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彌旬》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曆法系統。在古代,年份被劃分為十二個月,每個月被劃分為三個旬。而每個旬則被細分為十天。因此,《彌旬》就是指一個月中的十天這一時間段。

繁體

在繁體字中,彌旬的寫法為「彌旬」。字形上與簡體字有所差别,但含義和拼音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彌旬可以寫作「弭旬」。這種寫法在古代文獻中也可以找到。

例句

1. 十月彌旬,天氣逐漸寒冷。

2. 他答應在彌旬之内完成這個任務。

組詞

彌漫(mi2 man4):彌布于四周,充滿整個空間。

彌補(mi2 bu3):修複或填補缺陷,彌合差距。

彌留(mi2 liu2):臨終時被拖延住,思緒長久停滞在某個地方。

近義詞

十日:一個月中的第十天。

反義詞

半月:一個月的一半時間。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