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憫愧的意思、憫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憫愧的解釋

憂傷懷慚。《舊唐書·元載傳》:“朕涉道猶淺,知人不明,理績未彰,遺闕斯衆,緻茲刑辟,憫愧良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憫愧"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憫"和"愧"兩個字組合而成,主要表達一種因同情他人不幸而同時感到自責或愧疚的複雜情感。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字義解析

  1. 憫(憫)

    本義指哀憐、同情。《說文解字》釋為"痛也",引申為對他人苦難的深切關懷。例如《孟子·公孫丑上》:"憫其無罪而就死地"。

  2. 意為因過失或能力不足而感到羞慚、不安。《說文解字》注:"慚也",如《禮記·表記》:"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

二、合成詞義

"憫愧"融合了上述兩層含義,指因目睹他人遭遇不幸而産生憐憫之情,同時因自己無力相助或未能盡責而心生愧疚。其核心在于情感的雙重性:

三、文獻用例

該詞多見于古典文獻,如清代魏源《默觚·治篇》:"見百姓之饑寒困厄則憫愧之不暇",描述士人面對民生疾苦時既憐憫又自責的心境。

四、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憫愧"屬于書面語,常見于文學作品或道德論述中,強調主體在道德情境下的情感矛盾,例如:"目睹災民流離,官員面露憫愧之色"。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年。
  3.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網絡擴展解釋

“憫愧”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mǐn kuì,其核心含義是“憂傷懷慚”,常用于表達因過錯或遺憾而産生的自責、悔恨之情。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字義拆分

  1. “憫”:本義為憐憫、哀憐,如“悲天憫人”;亦可引申為憂愁,如“憫然涕下”。
  2. “愧”:意為慚愧、羞愧,如“問心無愧”“愧不敢當”。

三、出處與例句


四、應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用法,可參考《舊唐書》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鞍子局八次北虜逋竄才疏德薄材秀襯施錢垂足藂襍爨星逮赴滴答抵敵疊發恩賞風潮鳳肺公開審理狗鼠骨董歸正首邱固實旱軍酣媟好逸惡勞皇陵花鳥使家理檢索警省看語肯酒款延闚兵攔路搶劫淋頭蓋腦利資龍蹄賣屠免解難任農桑藕節拍達憑脈奇毛喪盡天良設員稅駕磃氏館鎖應探究特性童稂逜逆吳三桂五色書無政小番子閑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