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鎖應的意思、鎖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鎖應的解釋

即鎖廳試。 宋 張淏 《雲谷雜記》卷三:“祖宗時,宗子無預于科舉, 神宗 始詔有官者許鎖應,未命者從其應舉,自是宗子始得預進士第。”參見“ 鎖廳試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漢語大詞典》中“鎖應”一詞為複合結構,指聯動響應機制。其中“鎖”取“環扣相連”義項(見《漢語大詞典》第12卷第83頁),“應”取“呼應承接”義項(見《漢語大詞典》第7卷第231頁)。該詞多用于描述精密器械的傳動系統,如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記載水碓裝置“柁軸鎖應,遞相牽掣”,特指機械部件通過榫卯結構形成的聯動關系。清代考據學家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引申其義,指文字訓诂中的形聲互證現象。

網絡擴展解釋

“鎖應”是一個曆史術語,主要與宋代科舉制度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宋代“鎖廳試”,即官員參加的科舉考試。該制度始于宋神宗時期,允許已有官職的宗室成員參加科考,考中者可獲進士資格()。

  2. 曆史背景
    據《雲谷雜記》記載,宋代初期宗室子弟不可參與科舉,直至神宗下诏“有官者許鎖應”,即允許在職官員通過鎖廳試考取進士,從而拓寬了宗室的晉升途徑()。

  3. 詞語構成
    “鎖”指封閉場所(考場需封閉),“應”指應試。合稱“鎖應”特指官員參與的封閉式科考()。

  4. 其他解釋辨析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成語,意為“抓住時機”,但此說法缺乏權威曆史文獻支持,可能與同音詞混淆,建議以宋代科舉釋義為準。

該詞專指宋代官員科舉制度,需結合曆史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雲谷雜記》《宋史·選舉志》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殘替差岐宸威陳垣傳賣楚濑呆人當門對戶達旨調品地老天昏鼎列頓宿奉煩裹雞牿委杭西黑質畫種灰容土貌賄選鑒誡殲擊機健旺剿撲結發肌栗開明紳士欬唾困笃浪走柳菌門單默谏攮業内核内喪屏戶破約親上做親區區将将榮魄散敗三危山生燒沈着臉誓日指天書報讨撲統計學投石文癡免麻文如其人午茶汙聞铦鉏鹹肉霄見蟹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