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疏德薄的意思、才疏德薄的詳細解釋
才疏德薄的解釋
才識疏淺,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謙之詞。
詞語分解
- 才的解釋 才 (③④纔) á 能力:才能。口才。這人很有才幹。 指某類人(含貶義):奴才。蠢才。 方,始:昨天才來。現在才懂得這個道理。 僅僅:才用了兩元。來了才十天。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德薄的解釋 德行淺薄。《易·繫辭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禮記·祭統》:“其德薄者,其志輕。” 唐 韓愈 《鳄魚文》:“及後王德薄,不能遠有,則 江 漢 之間,尚皆棄之以與蠻夷
網絡擴展解釋
“才疏德薄”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才識疏淺、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謙之詞,表示自己在能力和品德上均不足。
詞源與出處
- 出處:最早見于元代無名氏《東籬賞菊》第三折:“小生才疏學薄,敢勞大人下降,真乃蓬荜生輝也。”。
- 演變:後逐漸固定為“才疏德薄”,強調能力與品德的雙重謙遜。
用法與場景
- 自謙語境:多用于正式場合或書面表達,如演講、書信中表示謙虛。
例句:“在下才疏德薄,恐難擔此重任。”
- 語法功能:作謂語或定語,如“他自稱才疏德薄,實則能力出衆。”。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才疏學淺、德薄能鮮(側重能力不足)。
- 反義詞:德才兼備、高風亮節(兼具品德與才能)。
讀音與字形
- 拼音:cái shū dé bó(“薄”此處讀bó,屬書面讀音)。
- 繁體:才疏德薄。
注意事項
- 謙辭屬性:僅用于自我評價,若用于他人可能含貶義。
- 多音字:“薄”在口語中讀báo(如“紙薄”),成語中需讀bó。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出處或例句,可參考古典文獻如《東籬賞菊》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才疏德薄》的意思
《才疏德薄》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某人既沒有才能,又沒有道德修養。才疏指才能不足,德薄指道德品質不高。這個成語常用于批評那些雖然知識淺薄、能力低下,同時又缺乏儒家倡導的道德觀念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才疏德薄》這個成語由四個漢字組成,分别是“才”、“疏”、“德”和“薄”。這些漢字的部首、筆畫分别為:
· 才:手部(手心旁)+一畫
· 疏:疋部(疋字旁)+八畫
· 德:彳部(彳字旁)+十畫
· 薄:艹部(草字頭)+十一畫
來源和繁體
《才疏德薄》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周易·系辭上》中,意為“才能淺薄,道德品質低劣”。它的取義源于儒家思想中對于德才的重視和要求。在繁體字中,才、德和薄的字形相同,隻有疏字在繁體中的寫法與簡體不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差異。在繁體字中,才和薄的字形與簡體相同。而德的繁體字為「德」,與簡體不同。疏的繁體字為「疎」,在「疋」的上方加上「」,與簡體不同。
例句
他雖然能力有限,但是一直以來都注重德行,不至于成為一個《才疏德薄》之人。
組詞
與《才疏德薄》相關的一些組詞有:
近義詞
《才疏德薄》的近義詞有:德智雙全、才德兼備、有才無德。
反義詞
《才疏德薄》的反義詞有:德才兼備、賢能兼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