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赴的意思、逮赴的詳細解釋
逮赴的解釋
猶逮送。 明 文徵明 《送開封守顧君左遷全州叙》:“ 正德 癸酉,君得罪中官,逮赴詔獄。”《明史·循吏傳·田铎》:“ 正德 時, 劉瑾 矯詔,言 鐸 理 廣東 鹽法,簿牒未明,逮赴 廣 。”
詞語分解
- 逮的解釋 逮 à 到,及:力有未逮。 捉拿:逮捕。逮系。 捕抓捉放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 赴的解釋 赴 ù 往,去:赴京。赴會。赴任。赴約。赴宴。 投入(某種境地),參加(某種行列):赴戰。赴敵(加入對敵作戰)。赴難(刵 )。赴義。 古同“訃”,訃告。 筆畫數:; 部首:走;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逮赴”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 拼音:dǎi fù
- 含義:指“逮捕并押送”,即對犯罪或涉事人員進行強制拘捕并遣送至指定地點。該詞常見于古代文獻,多用于描述官方對涉案人員的處置流程。
文獻出處與用法
-
明代文徵明《送開封守顧君左遷全州叙》:
“正德癸酉,君得罪中官,逮赴诏獄。”
(指官員顧君因得罪宦官被逮捕并押送至诏獄)。
-
《明史·循吏傳·田铎》:
“劉瑾矯诏,言铎理廣東鹽法,簿牒未明,逮赴廣。”
(描述田铎因鹽法事務被誣告,遭逮捕押送至廣東)。
用法說明
- 語境:多用于古代司法或政治事件中,強調官方對涉案者的強制行動。
- 現代替代:現代漢語中更常用“逮捕”“押送”等詞,或根據情境使用“傳喚”“拘留”等表述。
擴展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司法術語,可參考《明史》或文徵明相關文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逮赴 (dǎi fù) 是一個漢字詞彙,意思是迅速趕來或抓住并前往某個地方。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第一個部首是手,第二個部首是走。根據康熙字典,逮赴的總筆畫數是12畫。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明确,它出自古代文獻《左傳·哀公十四年》:“法逮之使狐骅,赴高大宮。” 繁體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都是「逮赴」。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相比,有些許差異,但基本上保持相同的意思和發音。這個詞在句子中的例子可以是:“他聽到了火警的消息後,立即逮赴火場。” 還有一些類似含義的組詞有「追赴」、「急赴」等,它們在語境中可以代替逮赴的意思。有些與逮赴相反的詞語包括「躲避」、「逃離」等,它們指的是迅速離開或躲開的動作。希望這些回答能滿足你的要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