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披裘的意思、披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披裘的解釋

(1). 漢 嚴光 少時與 劉秀 同遊學,有高名。及 劉秀 稱帝,隱居不出。 劉秀 思其賢,令以物色訪之。後 齊國 有人報告:“有一男子,披羊裘釣澤中。” 劉秀 估計他就是 嚴光 ,三次派人才把他請到京師。見《後漢書·逸民傳·嚴光》。後因以“披裘”指歸隱。 宋 歐陽修 《蔡州再乞緻仕第二表》:“俾其解組官庭,還車故裡,披裘散髮,逍遙垂盡之年;鑿井耕田,歌詠太平之樂。” 清 趙翼 《嚴灘》詩:“披裘跡近衒,加腹氣非傲,特恃故人恩,巧立高士操。” 胡懷琛 《海上雪》詩:“披裘獨往為何事,赢得詩添 長吉 囊。”

(2).見“ 披裘負薪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披裘”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出處和背景理解:

一、指歸隱的高士形象

源自東漢嚴光的故事。據《後漢書·逸民傳》記載,嚴光與劉秀(漢光武帝)曾為好友,劉秀稱帝後,嚴光隱居不出。劉秀派人尋訪時,發現他“披羊裘釣澤中”,後以“披裘”代指隱士的淡泊生活。宋代歐陽修在《蔡州再乞緻仕第二表》中也用此典表達歸隱之志。

二、形容志高行潔的隱士(成語“披裘負薪”)

此成語出自東漢王充《論衡·書虛》,描述隱士夏日披裘背柴的清廉形象,比喻不慕名利的高潔品格。唐代王績《遊北山賦》中“勿據梧而策杖,亦披裘負薪”即用此意。

三、其他可能的引申含義

部分文獻(如)提到“披裘”表“外表華麗、内心卑鄙”,但此解釋未見于高權威性古籍記載,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讀,需謹慎使用。


建議:若需引用“披裘”,優先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其含義,歸隱或高潔的用法更為經典可靠。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披裘的意思

披裘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穿着皮衣或毛衣物。

披裘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披裘的拆分部首是衣部,它的筆畫數為12。

披裘的來源

披裘一詞最早見于《詩經》中的《涉江》篇,用以描述人們在寒冷的冬天裡穿着毛衣物禦寒。後來,披裘逐漸被用來泛指穿着皮衣或毛衣物。

披裘的繁體

披裘的繁體字為「披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披裘」的字形稍有不同,「披」字的上部由兩個「兩」組成,表示服裝的覆蓋;「裘」字則由「衣」上加上「囚」,象征着束縛、防護。

披裘的例句

1. 寒冷的冬天到了,他披上一件厚厚的裘衣。

2. 她披裘踏雪,獨自走過寒冷的山林。

3. 為了保暖,他披起裘子坐在火堆旁邊。

披裘的組詞

1. 披風:穿在肩頭的大衣物,用于禦寒或增加華麗感。

2. 裘皮:動物的皮毛制成的衣物,用于制作毛皮大衣等。

3. 披肩:一種外套,用于覆蓋肩膀和背部,禦寒或增加裝飾效果。

披裘的近義詞

1. 穿衣:指穿上衣物。

2. 罩裘:指将裘衣罩在身上。

披裘的反義詞

1. 解衣:指脫下衣物。

2. 赤身:指全裸無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