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口報的意思、口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口報的解釋

(1).口頭告知。《史記·吳王濞列傳》:“﹝ 應高 ﹞無文書,口報曰:‘ 吳王 不肖,有宿夕之憂,不敢自外,使喻其驩心。’”

(2).口頭報導,如廣播等。《新華日報》1938.7.2:“讀報,表演,戲劇,唱歌,口報,壁報……都可以用,應當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口報”的漢語詞典釋義詳解

“口報”是一個現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通過口頭方式進行的信息傳達或申報。根據權威詞典釋義及語言使用習慣,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礎釋義 指以口頭陳述的形式向上級、相關部門或特定對象報告信息、情況或數據。該詞強調信息傳遞方式的非書面性,與“書面報告”相對。例如:“事故詳情需及時向安全部門口報備案。”(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二、詞義對比與辨析

  1. 與“口頭報告”的關聯性

    “口報”可視為“口頭報告”的簡略形式,但更側重正式場景下的信息申報程式,常見于行政、軍事或緊急事務中。例如:“汛情需每日向指揮部口報水位數據。”(來源:《漢語大詞典》普及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2. 與“口述”的差異

    “口述”泛指口頭叙述,内容可為故事、回憶等,而“口報”特指具有彙報性、事務性的口頭信息傳遞,隱含責任主體與接收方的層級關系。

三、使用場景與語用特征 該詞多用于需快速響應的場合,如:

在現代漢語中,“口報”的使用頻率低于“彙報”“通報”等近義詞,常見于特定領域或書面化表達中,體現語言使用的場景適配性。

權威參考依據

本文釋義綜合引自以下語言學工具書: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普及本).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0.

網絡擴展解釋

“口報”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可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口頭告知
    指通過語言直接傳達信息,而非書面形式。例如《史記·吳王濞列傳》中記載的“口報”,用于描述吳王使者以口頭方式傳遞消息。

  2. 口頭報道
    指以口語形式傳播的新聞或信息,例如廣播、演講等。1938年《新華日報》提到“口報”作為抗戰時期的宣傳形式之一,強調其即時性和廣泛性。

二、詳細解析

三、使用建議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史記》及近代報刊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剝人寶篆奔隨秘魯鬓花髲子步搖不知起倒才猷谄口車削舛互楚烏辭聽大荒駱颠仆雕騷斷路惡阻方方正正風量鳳眼蓮孚號負衡工事恭顯孤危海望黃策回員夾層話解析式精簡機構镌砻沮谪開闡老疾連珂龍骨車寠儒緑竹馬頭缗镪内犯抛廢偏國皮錢清靜無為棄情遺世勸戒膳房詩侶數棊同文共軌網籃衛星通信穩惬小菜飯笑笑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