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口報的意思、口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口報的解釋

(1).口頭告知。《史記·吳王濞列傳》:“﹝ 應高 ﹞無文書,口報曰:‘ 吳王 不肖,有宿夕之憂,不敢自外,使喻其驩心。’”

(2).口頭報導,如廣播等。《新華日報》1938.7.2:“讀報,表演,戲劇,唱歌,口報,壁報……都可以用,應當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口報”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可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口頭告知
    指通過語言直接傳達信息,而非書面形式。例如《史記·吳王濞列傳》中記載的“口報”,用于描述吳王使者以口頭方式傳遞消息。

  2. 口頭報道
    指以口語形式傳播的新聞或信息,例如廣播、演講等。1938年《新華日報》提到“口報”作為抗戰時期的宣傳形式之一,強調其即時性和廣泛性。

二、詳細解析

三、使用建議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史記》及近代報刊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口報的意思

口報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口頭傳播的新聞或消息”。這個詞主要用來形容通過口頭方式傳遞的信息或者新聞。

拆分部首和筆畫

口報這個詞可以按照部首進行拆分,第一個字“口”是一個漢字的部首,它代表口的意思;第二個字“報”是一個獨立的漢字,表示報告、新聞的意思。

根據筆畫的特點,第一個字“口”有四畫,第二個字“報”有十一畫。

來源和繁體

口報這個詞最初是以漢字形式使用的,但是現在也可以用繁體字來書寫。在繁體字中,“口”和“報”分别表示口和新聞的意思。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以“口”字為例,古代的寫法與現代稍有差異,古代常用的寫法為“囗”,而現代常見的寫法為“口”。而“報”字在古代也有一些變體,例如用“曰”代替“日”,即“曱”。

例句

1. 他們經常聚集在一起口報最新的消息。

2. 這個小村莊沒有電視和互聯網,居民們通過口報獲取外界的新聞。

組詞

1. 口述報告:以口頭方式陳述的報告。

2. 口信:通過口頭傳遞的信息或者消息。

近義詞和反義詞

1. 近義詞:口碑、口頭傳遞。

2. 反義詞:書報、文字報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