霿雺的意思、霿雺的詳細解釋
霿雺的解釋
昏蒙貌。 清 張尚瑗 《仙霞關》詩:“懷古登危重興歎,溟茫襟袖侵霿雺。”
詞語分解
- 霿的解釋 霿 é 天色昏暗:霿霧。 筆畫數:; 部首:雨; 筆順編號:
- 雺的解釋 雺 ù 古同“霧”。 雺 é 古同“霿”。 筆畫數:; 部首:雨;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霿雺(mào máo)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天氣晦暗、霧氣彌漫的自然景象。以下從字形、字義、古籍用例及現代釋義四個方面進行詳細解析:
一、字形結構與本義
- 霿(mào)
- 字形:從“雨”,從“瞀”(mào),形聲字。“雨”部表示與氣象相關,“瞀”有“目不明”之意,合指天色昏暗不明。
- 《說文解字》釋:“霿,天氣下地不應曰霿。”段玉裁注:“霿者,晦暗之意。”
- 雺(máo/méng)
- 字形:從“雨”,從“矛”(或“敄”),本義為濃霧籠罩。《說文》未直接收錄“雺”,但《集韻》注:“雺,晦也。或作霿。”
二、古籍文獻用例
- 《詩經·豳風·東山》
“零雨其濛”(“濛”通“雺”),描述細雨迷蒙、視線模糊的景象,與“雺”的霧氣義相通。
- 《漢書·五行志》
“霿霧冥昏”,指霧氣彌漫導緻天色昏暗,二字連用強化晦暗之意。
三、現代權威詞典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及《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 霿雺(mào máo):
形容天氣陰沉,霧氣濃重,視線模糊不清的狀态。
例詞:“霿雺不開”(天色久陰不晴)。
四、與近義詞的辨析
參考文獻
- 許慎.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1963.
- 丁度. 《集韻》.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 《詩經·豳風·東山》. 中華書局, 2015.
- 班固. 《漢書·五行志》. 中華書局, 1962.
- 羅竹風. 《漢語大詞典》. 商務印書館, 2012.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字形示例(增強理解):
- 霿:⻗(雨)+ 敄(目不明)→ 天色昏沉
- 雺:⻗(雨)+ 矛(遮蔽)→ 霧氣籠罩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霿雺”一詞的解釋如下:
霿(méng):
- 本義指霧氣彌漫的天氣狀态,引申為晦暗不清的環境或混亂蒙蔽的心智。《說文解字》注:“霿,天氣下,地不應曰霿。”
- 在古文中可用于描述視覺模糊或思維混沌,如《漢書》中“人君霿愚”比喻君主昏庸。
雺(méng/wù):
- 同“霧”,讀作wù時指自然界的霧氣;讀méng時多用于古文,表示天色晦暗。《爾雅·釋天》記載:“天氣下,地不應曰雺。”
組合釋義:
“霿雺”二字連用較為罕見,可能表示以下含義:
- 自然現象:形容濃霧彌漫、天色陰沉的自然景象。
- 抽象比喻:引申為局勢晦暗不明或人心蒙蔽的狀态。
注意:該詞未見明确古籍用例,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語境分析,或确認是否為“霡霂”“霶霱”等形近詞的誤寫。若需深入考據,可查閱《說文解字注》《故訓彙纂》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熬夜百舉百捷棒球運動寶意綳扒笾铏冰池布車不光龀齒敕警促促翠嬀登涉躲匿二華芳醁發轸風翎風移富發弗非閤正骨勇哈話嘩詞畫荊懽忭環人奸污焦峣積晦靜算考績幽明殼殼酷虐闊寥棱鳀梨栗流行性感冒漏兜枚列末鹽怕羞陪斬撲鼕鼕諐度牆報鉛碼寝寝穹岫觑看撒褪善俗燒料社會教育雙樹私辦聳立天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