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瑞珪的意思、瑞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瑞珪的解釋

(1).古代天子賜給諸侯作為憑信的圭玉。 漢 班固 《 * 通·崩薨》:“諸侯薨,使臣歸瑞珪于天子何?諸侯以瑞珪為信,今死矣,嗣子諒闇三年之後,當乃更爵命,故歸之。”

(2).珪之美稱。《後漢書·蔡邕傳》:“或畫一策而綰萬金,或談崇朝而錫瑞珪。”《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六·唐蠟百神樂章之一》:“綺币霞舒,瑞珪虹起。” 唐 張馀慶 《祀後土賦》:“玄酒式降以尚本,瑞珪不琢而貴質。”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瑞珪是古代中國禮儀制度中的重要玉制禮器,其名稱由“瑞”與“珪”兩部分構成。“瑞”本義為祥瑞、吉兆,《說文解字》釋為“以玉為信也”,象征天命所歸的憑證;“珪”為古代貴族朝聘、祭祀時手持的玉制禮器,形制上圓下方,體現“天圓地方”的宇宙觀(來源:《漢語大詞典》)。

在具體功能上,瑞珪具有三重象征意義:其一為政權合法性的信物,《周禮·春官》記載“王執鎮珪,公執桓珪,侯執信珪”,不同形制對應不同等級;其二為祭祀通神的媒介,《禮記》載“珪璋特達,德也”,用于溝通天地;其三作冊封賞賜之物,《尚書·禹貢》有“禹錫玄珪”的記載,體現君王對臣屬的授權(來源:《中國文物大辭典》)。

從考古發現看,商周時期的玉珪多出土于貴族墓葬,表面常見雲雷紋、獸面紋等裝飾,長度在15-30厘米間,符合《考工記》“天子鎮珪尺有二寸”的記載。漢代以降,瑞珪逐漸演變為禮儀符號,唐宋時期的圭璧合制禮器成為國家祭祀的核心器物(來源:《中國玉器通史》)。該器物承載的“以玉比德”思想,深刻影響了東亞文化圈的禮儀傳統。

網絡擴展解釋

“瑞珪”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有兩層核心含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拼音與注音

    • 拼音:ruì guī
    • 注音:ㄖㄨㄟˋ ㄍㄨㄟ
  2. 具體含義

    • 古代天子賜給諸侯的憑信圭玉:作為權力與身份的象征,用于分封或确認諸侯地位(,)。例如《白虎通·崩薨》記載,諸侯去世後需将瑞珪歸還天子,待嗣子繼位後再重新賜予,體現其“信物”功能()。
    • 珪的美稱:泛指珍貴、吉祥的玉器,常見于文學或祭祀場景。如《後漢書》中“錫瑞珪”表示賞賜美玉,《樂府詩集》中“瑞珪虹起”形容玉器的華美(,)。

二、文獻與用例


“瑞珪”兼具實用與象征意義,既代表古代權力交接的實物憑證,也被賦予吉祥、尊貴的文化内涵。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曆史背景,可參考《白虎通》《後漢書》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白黑白社客堢壔報效萬一變警蔽天比推力乘廣稱雨道晴趁手川流不息翠生石催儹稻畦澄結釣伏渡挽分兵膏夏合口椒鹄色奸惡簡驩假嗓家翁解倒懸湝湝進資祭醊峻高軍約拘墟之見拘幽操枯楊之稊褴褛筚路牢直冷森森斂袵憭慄龍盾隆峻漯漯滅國命節旁屬清書诠量曲落如常桑屐商務聲譽大振飾擢朔鄙斯榆貪賴貼染通姻媮食下層邪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