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用懷柔之策收取征戰之功。《逸周書·柔武》:“勝國若化,不動金鼓,善戰不鬭,故曰柔武。”
“柔武”是一個源自古典文獻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不同角度解析,綜合搜索結果中的信息可歸納如下:
“柔武”由“柔”(柔軟、懷柔)和“武”(武力、征戰)組成,核心含義是通過柔性策略實現武力目标,強調以非直接對抗的方式達成勝利。
該詞最早見于《逸周書·柔武》,原文為:“勝國若化,不動金鼓,善戰不鬭,故曰柔武。” 意指通過懷柔政策使敵國歸順,無需動用武力即可取得勝利。
當代語境中,“柔武”可比喻為:
需注意,該詞屬于較冷僻的古漢語詞彙,現代日常使用較少,多出現在學術或文化讨論中。
《柔武》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柔和武。柔字的部首是木,筆畫數為9;武字的部首是戈,筆畫數為8。
《柔武》這個詞是從古代文獻中引用出來的官職名稱,專指能兼顧柔和與武勇的人才。在古代,武力與柔情被認為是相互補充的,能夠運用柔和的方法處理問題并展現武勇的力量。
在繁體字中,柔字的寫法為「柔」,武字的寫法為「武」。
在古代,柔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其古漢字形為「」。這種古代寫法不同于現代的标準字形,但仍然保留了柔字的意義。而武字的古漢字寫法為「戈母」,字形更加扁平組合。
例句:
1. 他練習柔武術已經多年,兼具柔和的技巧和戰鬥的能力。
2. 柔武之道,既能保持和諧,又能展現出強大的力量。
相關詞語:
1. 柔情:指溫柔、細膩的情感表達。
2. 武勇:指戰鬥技能和勇敢精神。
3. 柔和:指溫柔、柔軟的性格或态度。
反義詞:
剛武:指堅硬、剛強的氣質和戰鬥方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