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發鞍的意思、發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發鞍的解釋

亦作“ 發鞌 ”。卸下馬鞍。指停止打仗。《後漢書·袁紹傳》:“ 紹 在後十數裡,聞 瓚 已破,發鞌息馬,唯衛帳下強弩數十張,大戟士百許人。” 晉 劉琨 《扶風歌》:“繫馬長松下,發鞍高嶽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發鞍是古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卸下馬鞍,特指行軍或駐紮時解除馬匹的鞍具,以示休整或停駐。以下從釋義、用例及演變角度詳細說明:

一、字義解析

  1. “發”的釋義

    此處“發”(fā)取“解開、卸下”之義,源自古代漢語中“發”的引申義。《古代漢語詞典》中,“發”有“啟封;打開;解除”的義項(如“發函”“發枷”),此處引申為解除鞍具的動作[1]。

  2. “鞍”的釋義

    “鞍”即馬鞍,是架于馬背供人騎乘的器具。《說文解字》釋為“馬鞁具也”,屬明确的本義[2]。

二、文獻用例與語境

該詞多見于魏晉南北朝史書,典型案例如:

三、詞義演變與現代使用

“發鞍”屬中古軍事用語,現代漢語已罕用。其結構類似“解鞍”(如辛棄疾“解鞍少駐初程”),但“發”更強調主動解除的動作。需注意與“發鞍”形近的“發轫”(啟程)含義迥異[4]。


參考資料來源:

[1]《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2]《說文解字》(中華書局點校本)

[3]《三國志》裴松之注(中華書局校點本)

[4]《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發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釋:

  1. 基本定義
    “發鞍”指卸下馬鞍,通常用于描述停止打仗或結束騎行的場景。該詞由“發”(卸下)和“鞍”(馬鞍)組合而成,字面意義為解除馬鞍裝備。

  2. 曆史文獻中的用例

    • 《後漢書·袁紹傳》記載:“紹在後十數裡,聞瓚已破,發鞌息馬”,意為袁紹得知敵軍潰敗後卸鞍休整。
    • 晉代劉琨《扶風歌》中“繫馬長松下,發鞍高嶽頭”,描繪了停戰後将馬拴于松樹下、卸鞍于山頭的畫面。
  3. 引申含義
    該詞常與軍事行動相關,引申為停止戰鬥、休整軍隊,反映了古代戰争中馬匹與戰術的緊密聯繫。

  4. 現代使用情況
    現代漢語中“發鞍”已不常用,主要出現在古籍研究或文學賞析中。其近義詞包括“解鞍”“卸鞍”等。

“發鞍”是古代軍事用語,核心含義為卸下馬鞍,象征戰事暫停或行軍結束,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引申義。

别人正在浏覽...

黯黣八窗玲珑把蟹波競草莽從祖祖父母大器晚成墊高頂撞堆砌坊間梵鐘分纭甘臘各取所需宮醪鈎町晷度寒酸落魄核試驗厚葬讙謗回目踐境解喻靜事救拔局隘眷注潰濩賫傳來祀嬾嬾廉人曆算流灌流丸賣李鑽核秘校牧養牛醫兒謙損敲榨勒索青蠅點玉情至意盡驅納上中蛇魚師戴視為兒戲水濱睢園炭黑頹絕屯莊文名五筆字型五羖皮邪赢西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