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指兵器。钺,古兵器名。 明 高啟 《卞将軍墓》詩:“ 卞公 仗戎鉞,勇氣常絶倫。”
“戎钺”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字面解釋
“戎”指古代兵器的總稱,也代指軍事或軍隊;“钺”是一種形似大斧的青銅或鐵制兵器,常用于儀仗或刑罰。因此,“戎钺”字面泛指兵器,尤其是象征軍事力量的武器。
引申含義
在文獻中,“戎钺”常被用來象征軍權或軍事統帥權。例如《卞将軍墓》中的“仗戎钺”不僅指手持兵器,更暗含掌握軍隊指揮權的意義。
“戎钺”是一個兼具具象與抽象的詞彙,既指古代兵器,又象征軍事權力。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古代兵器考》《中國軍事制度史》等專著。
戎钺是一個漢字詞彙,包含兩個字,分别是“戎”和“钺”。
“戎”的部首是戈字旁,共有6畫;“钺”的部首是金字旁,共有9畫。
“戎钺”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指戰争中使用的軍事器械。其中,“戎”是戰争、軍事的意思,“钺”是古代的一種兵器,類似于戰斧。
在繁體字中,“戎钺”保持相同的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戎钺”這個詞的基本形态保持不變。
1. 他手握戎钺,帶領軍隊取得了輝煌的戰績。
2. 國王授予他戎钺,任命他為統帥。
戎裝、戎行、钺狀、钺客。
兵器、武器。
文明、和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