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戎钺的意思、戎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戎钺的解釋

泛指兵器。钺,古兵器名。 明 高啟 《卞将軍墓》詩:“ 卞公 仗戎鉞,勇氣常絶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戎钺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義拆解與核心含義

  1. 本義指兵器、軍事或戰争,如《說文解字》釋:“戎,兵也。”引申為軍隊、征伐等,常見于“兵戎”“戎馬”等詞。

  2. 古代斧類兵器,形制為大斧,刃部寬扁。《說文解字》載:“钺,車銮聲也。一曰斧也。”其不僅是實戰武器,更是王權與軍權的象征(如“斧钺”常代指刑罰或統帥權)。

戎钺合并後,字面指軍事武器中的钺,深層則強調與戰争、軍隊統帥權相關的權威象征,常見于描述古代将領執掌兵權的場景。

二、典籍與曆史用例

  1. 權力象征

    古代文獻中,“钺”常作為君王授将帥兵權的信物。如《尚書·牧誓》載周武王“左杖黃钺,右秉白旄”,黃钺即代表軍事指揮權。戎钺延續此意,如唐代詩歌中“手持戎钺擐雕戈”(《全唐詩》卷627),凸顯将領的統帥地位。

  2. 軍事行動代稱

    部分文獻以“戎钺”借指戰争或軍事行動。如宋代《冊府元龜》載:“委以戎钺,克靖邊陲”,此處戎钺代指軍事職責。

三、現代詞典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與《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綜合釋義:

戎钺(róng yuè)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說文解字》(許慎撰)對“戎”“钺”的釋義。
  2.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第7卷,第141頁。
  3.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第1256頁。
  4. 古典文獻用例:《尚書·牧誓》《全唐詩》《冊府元龜》。

戎钺兼具兵器實體與權力符號的雙重屬性,是漢語中承載古代軍事文化的重要詞彙。

網絡擴展解釋

“戎钺”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解釋
    “戎”指古代兵器的總稱,也代指軍事或軍隊;“钺”是一種形似大斧的青銅或鐵制兵器,常用于儀仗或刑罰。因此,“戎钺”字面泛指兵器,尤其是象征軍事力量的武器。

  2. 引申含義
    在文獻中,“戎钺”常被用來象征軍權或軍事統帥權。例如《卞将軍墓》中的“仗戎钺”不僅指手持兵器,更暗含掌握軍隊指揮權的意義。


二、用法與示例


三、權威來源差異

四、總結

“戎钺”是一個兼具具象與抽象的詞彙,既指古代兵器,又象征軍事權力。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古代兵器考》《中國軍事制度史》等專著。

别人正在浏覽...

阿阇白銅堤白粥便散兵備道菜場滄流長嗟楚瀝詞體寸山打野呵雕缋調利渎亂餓喂敢做還酬海王宮和擾轟隱湖吃海喝加油嘉祚讦制舉言困窭廊市理匦淩壞李輕車六清龍戰虎争路費羅行旅托迷敗南威配調樵父器滿意得青門道人海戰術散白善財上竿掇梯盛德若愚審官院史氏記時速衰粗鼠頭鼠腦壇山刻添革跳到黃河洗不清提琴網墜圍堰屋基享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