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衣帶名。兩頭有五色絲縧,傳說八仙中的 呂洞賓 常用之,故名。《水浒傳》第九十回:“﹝ 許貫忠 ﹞繫一條雜彩呂公縧,着一雙方頭青布履。”《西遊記》第二五回:“穿一領百衲袍,繫一條呂公縧。”《明珠緣》第四六回:“ 良卿 走出來看時,隻見那道士:穿一領百衲袍,繫一條呂公縧。手搖麈尾,漁鼓輕敲。”
2.刑具名。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圖文襄公厚德》:“又燬 明 代鎮撫司酷刑,如呂公縧、紅繡鞋諸虐具。”
“呂公縧”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衣帶名稱
指一種兩頭帶有五色絲縧的衣帶,傳說中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呂公)常使用此物,故得名。例如:
刑具名稱
在部分文獻中,“呂公縧”也指一種刑具,但具體形制和使用場景記載較少。
部分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成語,比喻人心險惡、陰險狡詐,以呂洞賓的繩索暗指行事不公。不過此用法在古典文學中較少見,可能與地域性或特定語境相關。
若在文學或曆史文本中遇到該詞,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指代對象。例如,描述人物服飾時多指衣帶,而涉及司法或刑罰場景可能指向刑具。
呂公縧是一個古代漢字,也是一個姓氏,同時也是一種道教信仰中的神仙。該詞的拆分部首為“彡”和“糸”,總共有12畫。
呂公縧一詞在《說文解字》中并沒有詳細解釋,但根據文獻記載,呂公縧是呂祖師的尊稱,他是呂洞賓的師傅,被認為是道教的聞教祖師。呂洞賓和呂公縧被供奉為道教的兩位主要神仙,有着廣泛的信仰群體。
從繁體字角度來看,呂公縧的繁體寫法是曱公縧。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呂公縧的字形會有一些變化。例如,在秦朝的篆書中,呂公縧的寫法為“呂公纟”,字旁的纟表示糸(絲),意為繩索。這表達了呂公縧作為文化導師和道教信仰中的神仙的象征。
以下是一些含有呂公縧的例句:
1. 呂公縧的道教教義影響了許多人。
2. 在呂公縧的指導下,他修煉成為一位真正的道士。
組詞:
呂洞賓、呂祖師、道教、信仰。
近義詞:
呂洞賓、呂洞賓教、呂公。
反義詞:
非呂公縧、其他姓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