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序鴛行的意思、鹭序鴛行的詳細解釋
鹭序鴛行的解釋
白鹭、鴛鴦群飛有序。比喻百官上朝時的行列。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伯喈思家》:“悲傷,鷺序鴛行,怎如烏鳥反哺能終養?”亦作“ 鷺序鵷行 ”。 明 鄭須德 《真傀儡》:“這須是野鷗席上,又不比鷺序鵷行。”
詞語分解
- 鹭序的解釋 白鹭群飛有序,因用以比喻朝官的班次。《禽經》:“寀寮雝雝,鴻儀鷺序。” 張華 注:“鷺,白鷺也。小不踰大,飛有次序,百官縉紳之象。” 元 宋旡 《上馮集賢》詩:“玉筍曉班聯鷺序,紫檀春殿對龍顔。”
- 鴛行的解釋 見“ 鴛鷺行 ”。
專業解析
鹭序鴛行(lù xù yuān háng)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意象的成語,主要用于形容古代官員上朝時整齊有序的行列。其詳細解釋如下:
-
本義與意象:
- 鹭序:指白鹭群飛時排列整齊有序的樣子。白鹭常成行站立或飛翔,姿态優雅,秩序井然。
- 鴛行:指鴛鴦成雙成對、并肩而行的樣子。鴛鴦常被視為恩愛、和諧的象征。
- 兩者結合,“鹭序鴛行”整體描繪了一幅百官在朝堂之上或行進途中,如同白鹭般行列分明、秩序井然,又如同鴛鴦般成雙成對、依序排列的莊嚴景象。
-
引申義與用法:
- 該成語主要引申指代朝官的班列,是古代對官員上朝時整齊有序隊列的一種雅稱或比喻。它形象地反映了封建王朝嚴格的等級制度和禮儀規範。
- 使用時,常帶有莊重、典雅的色彩,多見于古代詩文或對曆史場景的描述中,用以形容百官朝見皇帝時的肅穆整齊場面。
- 例如:“殿前百官,鹭序鴛行,山呼萬歲。” (形容百官在殿前按次序排列整齊,朝拜皇帝)。
-
出處與權威釋義:
- 該成語的形成源于古人對自然物象的觀察和對朝廷禮儀的描繪,其定型化運用可見于古代典籍和詩詞歌賦。
- 權威漢語詞典如《漢語大詞典》 和《漢語成語大詞典》 均收錄此詞條,釋義核心均指向朝官的行列,強調其整齊有序的特征。
-
文化内涵:
- “鹭序鴛行”不僅是一個描述性的成語,更蘊含了古代中國社會的政治文化内涵。它體現了:
- 等級秩序:官員的站位、行進次序嚴格遵循品級高低。
- 禮儀規範:朝廷活動強調莊重、肅穆、和諧、有序。
- 自然比德:以白鹭、鴛鴦這類具有美好品性的禽鳥來比喻官員隊列,也寄托了對其德行與和諧的期望。
“鹭序鴛行”是一個源自古代朝廷禮儀、以禽鳥有序姿态為喻體的成語,其核心含義是指古代百官上朝時排列整齊、秩序井然的行列。它既是特定曆史場景的寫照,也承載着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秩序、禮儀與和諧的重視。
網絡擴展解釋
“鹭序鴛行”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lù xù yuān xíng,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該成語字面指白鹭和鴛鴦群飛時排列有序,實際比喻古代百官上朝時的整齊行列,形容官員隊列井然有序、儀态莊重的場景。
詳細解析
-
詞語構成
- 鹭:白鹭,象征高潔與秩序;
- 序:次序;
- 鴛:鴛鴦,常喻和諧;
- 行:行列。
四字組合通過鳥群有序飛行的意象,引申為官員隊列的規整。
-
文化來源
出自元代戲曲《琵琶記·伯喈思家》中的例句:“悲傷,鹭序鴛行,怎如烏鳥反哺能終養?”,通過對比官員身份與家庭情感,強化了成語的語境意義。
-
用法與擴展
- 語法:聯合式結構,多作賓語或定語(如“鹭序鴛行的朝班”)。
- 近義詞:鹭序鹓行(“鹓”指傳說中類似鳳凰的鳥)。
- 注意:部分詞典(如)提到“形容相互配合”,但此義項未被主流文獻廣泛采用,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例句參考
- 古典文學:明代《真傀儡》中“這須是野鷗席上,又不比鹭序鹓行”,凸顯朝堂與民間的對比。
- 現代應用:可用于描寫儀式場合的隊列,如“慶典上,隊伍如鹭序鴛行,莊重而肅穆”。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成語大詞典》或古典戲曲文本中的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百輩白杆軍部人不資滄州纏骨翠瓜大祭東荒高層瓜農挂誤貴姬寒磬豪達號頓宏勝厚誼緩刑禍心降避澗戶角家價位極天卷腦酷愛快人棱嶒連波六籍柳絮風李冶露富露怯冒暗米蛀蟲抹貼乃誠朋酒撲虎兒愆則噙齒戴發清标清豐虬欄榮埶戎章叡知勝緻收管書香世家司味宿浪太真亭主相顧失色相思債相行臔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