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真的意思、太真的詳細解釋
太真的解釋
(1).原始混沌之氣。《文選·傅毅<舞賦>》:“啟太真之否隔兮,超遺物而度俗。” 李善 注:“太真,太極真氣也。”《子華子·陽城胥渠問》:“太真剖割,通之而為一,離之而為兩,各有精專,是名陰陽。”
(2).仙女名。《雲笈七籤》卷九八:“ 太真夫人 者, 王母 之小女也。年可十六七,名 婉羅 ,字 勃遂 。”
(3). 唐 楊貴妃 號。《舊唐書·後妃傳上·玄宗楊貴妃》:“時妃衣道士服,號曰‘太真’。” 唐 羅隱 《牡丹》詩:“日晚更将何所似, 太真 無力憑欄幹。”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 鶯鶯 ﹞有傾國傾城之容, 西子 、 太真 之顔。” 明 楊珽 《龍膏記·邪萌》:“豐若有餘,柔若無骨,嘖嘖 太真 、 飛燕 ,曠世兼長。”
(4).道教稱黃金為太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一·金》﹝釋名﹞引 陶弘景 曰:“仙方名金為太真。”
詞語分解
- 太的解釋 太 à 過于:太長。 極端,最:太甚。太平。 高,大:太空。太學。 很:不太好。 身分最高或輩分更高的:太老伯。太夫人(舊時尊稱别人的母親)。 筆畫數:; 部首:大; 筆順編號:
- 真的解釋 真 ē 與客觀事實相符合,與“假”、“僞”相對:真誠。真谛。真摯。真心。逼真。認真。真才實學。真知灼見。 确實,的确:真好。真正。真切。 清楚,顯明:看得真。咬字很真。 本性,本原:純真。天真。 人的
網絡擴展解釋
“太真”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各類權威詞典和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
原始混沌之氣
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狀态,常出現在古代哲學典籍中。例如《文選·傅毅〈舞賦〉》提到“啟太真之否隔兮”,李善注:“太真,太極真氣也。”
-
道教術語
道教将黃金稱為“太真”,如《本草綱目·金石部》記載:“仙方名金為太真。”
二、引申與特指
-
人物稱號
- 楊貴妃别稱:唐代楊玉環曾着道士服,號“太真”(《舊唐書·後妃傳》)。
- 仙女名:《雲笈七籤》中記載“太真夫人”是西王母之女,名婉羅。
-
成語用法
形容人過于天真或直率,缺乏世故。例如:“他待人太真,常被誤解。”
三、語言與發音
- 拼音:tài zhēn
- 注音:ㄊㄞˋ ㄓㄣ
- 繁體:太真(或“太眞”)
四、使用場景
- 哲學/文學:描述宇宙本源或混沌狀态。
- 曆史/文化:特指楊貴妃或道教術語。
- 日常口語:委婉批評他人過于單純(需結合語境)。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子華子》《雲笈七籤》等古籍原文,或參考《舊唐書》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太真》這個詞是用來形容人的心地純真無邪的意思。它可以拆分為“大”和“真”兩個部首。其中,“大”是意指廣大、寬闊的意思,“真”表示真實、純正的含義。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太真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太眞”。
關于太真的來源,這一詞彙最早出現在北宋文學家範仲淹的《嶽陽樓記》一文中。範仲淹在文中寫道:“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太原北有洪洞,窟室雲雲。”裡面的“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一句即表達了主人公内心的純真善良之情,成為了太真這一詞彙的起源。
太真的繁體寫法為「太眞」。這種寫法在中國古代漢字中很常見,繁體字與簡體字是在不同曆史時期和地域中演變而來的,繁體字在台灣、香港等地仍然廣泛使用。
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太眞」可以寫作「太眞」。其中的「眞」是古代對「真」的寫法,它強調了真實、純正之意。
以下是太真的幾個典型例句:
1. 她的笑容非常太真,讓人感覺溫暖。
2. 他是個太真的孩子,總是對人充滿信任。
3. 這件事情太真實了,讓我難以置信。
太真的組詞包括真實、真誠、真心等。這些詞語都與真實、純真的意義相關,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事物的性質。
太真的近義詞是純真、單純、天真等。這些詞語都表達了一個人心地純淨、無邪的特質。
太真的反義詞是虛僞、狡詐、做作等。這些詞語都描述了一個人不真實、不真誠的本質。
綜上所述,太真這個詞源于古代文學作品,《嶽陽樓記》中範仲淹的探讨,其繁體寫法為「太眞」,古代漢字寫法為「太眞」,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心地純真無邪。本文也介紹了太真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以及幾個例句,為讀者提供了全面的了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