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途遙遠。 宋 李清照 《漁家傲》詞:“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明 清 時少數民族的首領。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一:“ 天命 三年, 東海 虎爾哈 路長率百戶來朝。”
“路長”一詞在不同語境和文獻中有多種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路長”既可指實際距離的遙遠,也可作為曆史職稱或文學意象,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若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曆史文獻(來源:)。
《路長》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由“路”和“長”兩個字組成。
“路”的部首是“足”,總共有12個筆畫。
“長”的部首是“長”,總共有8個筆畫。
《路長》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詩歌和文學作品。在古代,路長常常被用來形容一段時間的過程或者道路的延長。
《路長》的繁體字為“路長”。
在古時候,漢字《路長》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然而,基本的意思和構成并沒有改變。
1. 這條路長得讓人覺得永遠走不到盡頭。
2. 在我的記憶中,那條路長長的彎彎曲曲,仿佛沒有終點。
與《路長》相關的組詞有:
1. 路途
2. 長路漫漫
3. 彷徨不定
與《路長》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道路延長
2. 行程漫長
3. 路徑無盡
與《路長》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1. 路程短暫
2. 全程有限
3. 行程終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