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帝王朝服。上繡龍紋。《禮記·玉藻》:“龍卷以祭。” 鄭玄 注:“龍卷,畫龍於衣。”
“龍卷”一詞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氣象現象
指龍卷風,是一種強烈的空氣渦旋,常伴隨雷暴、暴雨或冰雹,破壞力極強。其風力可達12級以上,水平尺度小但垂直範圍廣,生存時間短(幾分鐘到幾十分鐘)。
古代服飾
古代帝王的朝服,繡有龍紋,見于《禮記·玉藻》記載,如“龍卷以祭”。
比喻引申
用于形容形勢突變、局勢動蕩,如“龍卷般的局勢變化”。
氣象角度
龍卷風由積雨雲底部發展而來,形成漏鬥狀雲柱,中心氣壓極低(可降至200hPa以下),風速可達150米/秒,能将重物卷至空中。分為超級單體龍卷(強度高,占災害性龍卷多數)和非超級單體龍卷。
曆史文獻
古代“龍卷”專指帝王祭祀服飾,《禮記》記載其形制為“畫龍于衣”。
如需進一步了解氣象分類或古籍原文,可參考、6及、9。
龍卷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龍捲風。龍卷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龍和卷。其中,龍是一個單獨的部首,表示神話中的神獸,常被形容為具有龍頭、龍爪、龍身和龍尾的動物;卷是一個單獨的部首,表示卷曲的形狀。
龍卷的筆畫數為16畫。其中,龍部分有11畫,卷部分有5畫。
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演變而來。在古時候,漢字寫作「龍卷」,采用的是繁體字形。這是因為中國的繁體字是根據古代字形發展而來的,保留了更多的筆劃和結構。現代漢字的簡化字形,是在20世紀中期為了提高國民讀寫效率而進行的字形簡化。
在古代,「龍卷」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龍騰飛起的樣子,或者形容氣候現象中發生的龍捲風。
以下是一些關于「龍卷」的例句:
1. 龍卷風席卷了整個村莊,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2. 他們看到遠處天空中出現了一道龍卷的影子。
3. 這幅畫描繪了一幅奔騰的龍卷風,令人震撼。
在組詞方面,「龍卷」可以與其他詞彙搭配使用:
- 龍卷風:指龍形狀的氣旋風暴。
- 龍卷雨:指龍卷風中伴隨的大雨。
- 龍卷雲:指龍卷風形成時的雲團。
- 卷土重來:比喻失敗後重新開始。
- 卷入:被卷入某個事件或情境之中。
與「龍卷」相關的近義詞有:龍卷風、旋風、飓風。
與「龍卷」相關的反義詞有:甯靜、風平浪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