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焦的意思、金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焦的解釋

金山 與 焦山 的合稱。兩山都在今 江蘇省 鎮江市 。 金山 原名 浮玉 ,因 裴頭陀 江際獲金, 唐 貞元 間 李騎 奏改。 焦山 因 漢 焦光 隱居此山得名。 元 薩都剌 《題喜壽裡客廳雪山壁圖》詩:“ 大江 東去流無聲, 金 焦 二山如水晶。” 明 張煌言 《和定西侯張侯服留題金山原韻》之三:“天入 金 焦 鎖鑰舊,地過 豐 鎬 鼓鐘新。” 陸曾沂 《雜題社刻十五集詩錄後》詩:“别有雲天知己淚, 金 焦 兩點倚殘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金焦"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地理與文化内涵的合成詞,特指中國江蘇省鎮江市長江中的兩座名山——金山與焦山的合稱。兩山隔江對峙,自古為江南形勝之地,承載豐富的曆史文化意蘊。以下是詳細釋義:


一、基本釋義

金焦(jīn jiāo)

指鎮江長江中的金山和焦山,合稱"金焦"。兩山均為長江下遊著名風景勝地與曆史遺迹,常作為鎮江地理标志和文化符號被文人墨客吟詠。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9年)第10卷第1123頁。


二、地理與曆史背景

  1. 金山

    位于鎮江市區西北,原為江中島嶼,清代因泥沙淤積與陸地相連。以金山寺(江天禅寺)聞名,民間傳說《白蛇傳》中"水漫金山"即源于此。

    來源:鎮江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鎮江市志》(方志出版社,1993年)地理篇。

  2. 焦山

    位于鎮江東北長江中,因東漢隱士焦光隱居得名。山中有定慧寺、摩崖石刻(如《瘗鶴銘》)等古迹,以"書法之山"著稱。

    來源:中國國家地理網《長江文化帶名山考》專題。


三、文化象征與文學意象

"金焦"在詩文中常象征長江天險的壯麗與曆史滄桑的厚重。例如:


四、延伸意義

"金焦"一詞在近代亦引申為鎮江地域文化的代稱,如清代"京口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并稱,成為江南人文景觀的典型代表。

來源:江蘇文化研究叢書《江南名山與文人精神》(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注:以上釋義綜合權威工具書、地方志及文學研究,引用來源可通過圖書館或學術數據庫檢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金焦”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一、地理名稱(主要含義)

指金山與焦山的合稱,均位于今江蘇省鎮江市:

  1. 金山
    • 原名“浮玉山”,唐代因僧人裴頭陀在江邊獲金,貞元年間經李騎奏請改名“金山”。
    • 以佛教文化聞名,曆史上有“金山寺裹山”的獨特建築風格。
  2. 焦山
    • 因東漢隱士焦光曾在此隱居而得名。
    • 有“書法之山”之稱,存有《瘗鶴銘》等著名碑刻。

文學引用:元代薩都剌、明代張煌言等詩人作品中,常以“金焦”代指鎮江山水景觀,如“大江東去流無聲,金焦二山如水晶”。


二、成語釋義(較少見)

形容黃金熔化後的液态狀态,引申為事物經過磨煉後更純粹。
示例:古籍中或用于比喻金屬冶煉過程,或隱喻人生曆經考驗後的升華。


使用建議

别人正在浏覽...

白公桧笆筐貝編儲藏出田村落道德經豐奢扶杖稿鞂格格根莖古學寒松猴冠患吏花信年華畫狀铧觜賈田解寃棘門軍金鐄今生酒娘開步睽睢勞攘奁箱立交橋領諾買務麻縷冥津内縴跑了和尚跑不了寺培養基洽意棋家傾城傾國虬欄曲躬躬乳齒閃光勝負兵家之常升輿鼠偷狗盜宿楚天秩同處通元識微透眼兒推诿徒首瓦釜雷鳴晩婚畏壘無關緊要鄉魂隙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