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節的意思、建節的詳細解釋
建節的解釋
(1).執持符節。古代使臣受命,必建節以為憑信。《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天子﹞乃拜 相如 為中郎将,建節往使。”《後漢書·寇恂傳》:“今天下初定,國信未宣,使君建節銜命,以臨四方,郡國莫不延頸傾耳,望風歸命。” 唐 時,節度使或經略使受任,皆賜旌節。後亦以指大将出鎮。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五:“﹝ 楊晟 ﹞除 威勝軍 節度使,建節於 彭州 ,撫綏士民,延敬賓客洎僧道輩。” 宋 劉克莊 《沁園春·送孫季蕃吊方漕西歸》詞:“争知道,向中年猶未,建節封侯。” 清 許承欽 《将相談兵歌題蔡懷真畫冊》:“相公昔為帝藩翰, 豫州 建節羅英雄。”
(2).樹立節操。 漢 王充 《論衡·齊世》:“有人于此,立義建節,實核其操,古無以過。”
詞語分解
- 建的解釋 建 à 立,設置,成立:建立(a.開始成立;b.開始産生,開始形成)。建樹(建立功業,或所建立的功業)。建國。建都(?)。建黨。建軍。建交。建設。建功立業。 造,築:建造。建築。修建。新建。興(塶 )
- 節的解釋 節 (節) é 竹子或草木莖分枝長葉的部分:竹節。節外生枝。 物體的分段或兩段之間連接的部分:關節。兩節車廂。 段落,事項:節節(一段一段地,逐步)。節目。 中國曆法把一年分為二十四段,每段開始的名稱
專業解析
"建節"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内涵的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
本義:執持符節
- 解釋: "建"在此處意為"豎立"、"執持";"節"指古代使者或官員出行時所持的符節,是身份、使命和權力的憑證與象征。"建節"即指手持符節。
- 曆史語境: 古代帝王派遣使臣或任命重要官員(如節度使、都督等)出使地方或鎮守一方時,會授予符節。使者或官員接受任命、執持符節赴任或執行使命的行為,即稱為"建節"。這标志着其被賦予了代表朝廷行使權力的職責。
- 權威參考:
-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拜相如為中郎将,建節往使。"(指司馬相如被任命為中郎将,持節出使西南夷。) (來源: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點校本)
- 《漢書·武帝紀》:"(元鼎六年)春……遣樓船将軍楊仆、左将軍荀彘将應募罪人擊朝鮮。夏……朝鮮斬其王右渠降,以其地為樂浪、臨屯、玄菟、真番四郡。秋……遣中郎将衛廣發巴蜀兵平西南夷未服者,以為益州郡。是歲……遣伏波将軍路博德出桂陽,下湟水;樓船将軍楊仆出豫章,下浈水;歸義越侯嚴為戈船将軍,出零陵,下離水;甲為下濑将軍,下蒼梧。皆将罪人,江淮以南樓船十萬人。越馳義侯遺别将巴蜀罪人,發夜郎兵,下牂柯江,鹹會番禺。……遣橫海将軍韓說出句章,浮海從東方往;樓船将軍楊仆從武林往;中尉王溫舒出梅嶺;戈船、下濑将軍出若邪、白沙。元封元年冬十月……東越殺王馀善降。诏曰:‘……故遣中郎将往聘……’" 其中多次涉及派遣将領"建節"出征或出使。 (來源:班固《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引申義:被任命為持節的高官(尤指節度使)
- 解釋: 由于"建節"是擔任重要使職或外任高官(特别是唐代以後具有專有官職"節度使")的标志性行為,因此"建節"一詞也引申指被朝廷任命為持節的高級官員,尤其是出任節度使這一重要職位。
- 曆史語境: 唐代設立的節度使是掌握地方軍政大權的封疆大吏,其任命儀式中授予旌節(節的一種)是核心環節。因此,"建節"成為擔任節度使的代稱。後世也沿用此意,指代擔任類似級别的要職。
- 權威參考:
- 唐代詩人王維《送宇文太守赴宣城》詩中有:"寥落雲外山,迢遞舟中賞。铙吹發西江,秋空多清響。地迥古城蕪,月明寒潮廣。時賽敬亭神,複解罟師網。何處寄相思?南風吹五兩。" 雖未直接出現"建節",但描繪了官員赴任場景。更能體現此意的如後世文獻常将擔任節度使稱為"建節"。如《舊唐書》、《新唐書》中關于節度使任命的記載。 (來源:劉昫《舊唐書》/歐陽修、宋祁《新唐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 《漢語大詞典》對"建節"的釋義明确包含:"1. 執持符節。2. 古代使臣受命建節,作為符信。3. 後亦泛指被任命為高官。特指任節度使。" (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建節"一詞源于古代使節制度,其核心含義是執持代表身份與權力的符節。這一行為直接關聯到受命出使或擔任重要外官(特别是唐代以後的節度使)。因此,"建節"既指具體的持節行為,也引申指被朝廷授予符節、任命為持節高官(尤其是節度使)的過程與身份。它承載着古代中國政治制度中授權、使命與地位象征的文化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
“建節”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執持符節(古代使臣的憑信)
- 本義:指古代使臣受命時執持符節作為身份憑證,象征國家授權。例如:
-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漢武帝任命司馬相如為中郎将,“建節往使”西南夷,即持節出使。
- 《後漢書·寇恂傳》提到“建節銜命,以臨四方”,描述使臣持節執行使命的場景。
- 引申義:唐代後,節度使或經略使受任時會被賜予旌節,因此“建節”也代指大将出鎮地方,如“建節封侯”即與此相關。
二、樹立節操
此含義強調個人品德的修養,指通過行為或态度彰顯高尚的節操。例如古籍中可能用“建節”表達對堅守氣節者的贊許,但具體用例較少見于經典文獻。
補充說明
- 字形解析:“建”有創立、執持之意,“節”可指符節或節操,組合後詞義隨語境變化。
- 現代使用: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文言表達,日常口語中較少出現。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史學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備録比句薜荔浡沸蔔盧常性稱賢薦能車棧赤汗籌略從惥道不拾遺電機刁鬥調順雕斲第二性征動撣焚符破玺紅閨佳期駕轅踦牂厥昭看活浪舌躐取淩籍令善蒙羞冥搜模搨暮禽泥飲疲堕蚍蜉戴盆平起平坐平素婆媳乾物峭巘惸獨棋峙桡敗桑幹三日仆射三性繕覽生月時绌舉盈湯圓談吻停住頹累玩人喪德晚陽嫌憎孝恭諧結斜頭歪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