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續和好。多指兩國之間的關系。《左傳·襄公元年》:“凡諸侯即位,小國朝之,大國聘焉,以繼好結信,謀事補闕,禮之大者也。”《三國志·蜀志·馬良傳》:“ 良 即為草曰:‘寡君遣掾 馬良 通聘繼好。’” 唐 皇甫曾 《送湯中丞和蕃》詩:“繼好中司出,天心外國知。”
“繼好”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繼好(jì hǎo)指繼續和好,通常用于描述兩國或群體之間恢複或延續友好關系。例如《左傳》中記載的“繼好結信”,即通過外交手段鞏固邦交。
曆史文獻:
詩詞引用:
唐代皇甫曾的《送湯中丞和蕃》用“繼好中司出”描述使臣出訪以延續邦交。
近義詞:修好、結盟;反義詞:交惡、斷交。
《繼好》是一個四字詞語,意為維持良好的狀态或繼續保持好的狀況。它強調在某種好的狀态基礎上,再進一步維持或持續下去。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事物或人的狀态。
《繼好》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繡”,拆分後的筆畫順序為:纟(3畫)+ 絲(6畫)。
《繼好》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它是由兩個獨立的詞組合而成。《繼》的本義是接續、持續,表示延續前一種狀态;而《好》則是指良好、優秀的意思。兩個詞合并後,就形成了《繼好》這個詞。
《繼好》這個詞的繁體形式為「繼好」。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根據古代文獻資料,有時《繼好》這個詞在古代寫作“繼善”。不同的時代和地域可能會存在一些變體。
1. 他在工作上一直保持着《繼好》的表現。
2. 這個團隊能夠不斷進步,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要求總是很《繼好》。
1. 繼續:延續、不中斷。
2. 保持:維持、持有。
3. 持續:延續、連續。
1. 确保:确保某種狀态不變。
2. 堅持:保持某種信念或行為方式。
3. 維持:使某種狀态保持不變。
1. 中斷:打斷、停止。
2. 衰退:退化、下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