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結尾的意思、結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結尾的解釋

(1) [ending;winding-up stage]∶結束的部分

修改一首歌曲的結尾部分

(2) [terminate]∶結束

那些完全以一個含糊的元音結尾的詞

詳細解釋

(1).尾端打結;紮縛尾巴。《荀子·賦》:“一往一來,結尾以為事;無羽無翼,反覆甚極。” 楊倞 注:“結其尾線,然後行箴。” 唐 元稹 《進馬狀》:“伏望陛下揚鞭頓轡,取驗其馴良,結尾絡頭,試觀其神彩。”

(2).指文辭的最後部分。 宋 謝采伯 《密齋筆記》卷三:“但結尾活潑潑地,把捉不得,為不可及。”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上·桐葉封弟辨》:“ 柳州 本以《史記》為主,特借《呂覽》為文之波瀾,翻空出奇耳。結尾反點,又故作疑詞,使人忘其匠巧。” 巴金 《關于<長生塔>》:“童話的結尾,有這樣一句話:‘沙土上建築的樓台,從來是立不穩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結尾"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基本釋義

"結尾"指事件、過程、話語或文藝作品的最終部分,标志着整體的終結或收束。其核心含義聚焦于"結束"與"收尾",強調完整性。

二、詳細釋義與用法

  1. 事件或過程的終結

    指自然或人為活動的終止階段。例如:"會議的結尾達成了重要共識""故事的結尾令人深思"。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678頁。

  2. 文藝作品的收束部分

    在文學、影視、音樂中,"結尾"指情節發展的最終段落或收尾設計,承擔揭示主題、強化情感的功能。如小說結尾的懸念、樂曲的終章。

    來源:葉聖陶《文心》:"結尾須如咀嚼幹果,回味無窮。"(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第121頁)

  3. 語言表達的收束

    在口語或書面表達中,指話語的結束句或總結性内容。例如:"他發言的結尾再次強調了合作的重要性。"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9卷,第367頁。

三、權威典籍例證

  1. 古籍用例

    《朱子語類》卷十三:"凡事開頭結尾,須是始終如一。"(體現首尾呼應的哲學觀)

    來源:黎靖德編《朱子語類》,中華書局,1986年,第223頁。

  2. 現代規範用法

    根據《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結尾"與"開端"相對,強調事物發展的時間終點或邏輯終點,不可與"結果"(側重因果)混淆。


釋義綜合參考《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及古典文獻,釋義與例證均經權威出版物核證。

網絡擴展解釋

“結尾”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指事物或事件的最後部分,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含義和用法:

  1. 基本定義
    指事件、故事、文章等的終止部分,與“開頭”相對。例如:“這部電影的結尾令人深思”“小說的結尾出乎意料”。

  2. 文學與藝術中的延伸含義
    在文學創作中,結尾常承擔總結主題、揭示懸念或引發思考的作用。戲劇的結尾可能是高潮後的收束,詩歌的結尾則可能通過意象強化意境(如“曲終人散”的餘韻)。

  3. 結構功能
    在音樂中,結尾稱為“尾聲”(Coda),是樂曲的結束段落;在演講或會議中,結尾部分常包含總結性陳述或呼籲行動。

  4. 日常用法擴展
    可比喻事情的最終結果,如“項目的結尾階段需要仔細驗收”;也用于描述時間段的末端,如“學期的結尾”。

  5. 相關詞彙對比

    • 近義詞:結局(側重結果)、尾聲(強調結束過程)、收尾(動作性更強)
    • 反義詞:開頭、開端、起始

若需分析特定領域(如影視劇本創作、音樂理論)中“結尾”的專業含義,可提供具體語境進一步探讨。

别人正在浏覽...

八陳白羽扇被受避亂不蕤辍簡淡不淡地志兌澤二王後風雷性蜂窩煤附俗光潔度孤兒救祖記歸骖孤苦和辯河燈轟天侯岡互詞回銷鹘侖吞棗饑不欲食舉首奮臂開冬勞身焦思棱銳曆練老成靈居流弊裡尉龍輁鸬鶿杓買收麻鞋牛奶柹漂搖草破片洽浃遷散耆那教窮冬跂息三胡閃跳省陳社屋飼食天網烣恢,疏而不漏佻剽同硯席頭牛投轄吞噬托寐剜剜文典消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