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同硯席的意思、同硯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同硯席的解釋

同一硯台和坐席。指在一起研讨詩文或同學。《北史·元晖傳》:“ 周文 禮之,命與諸子遊處,每同硯席,情契甚厚。” 唐 劉禹錫 《謝柳子厚寄疊石硯》詩:“常時同硯席,寄此感離羣。”參見“ 同硯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同硯席”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權威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同硯席”由“同”“硯”“席”三字構成,字面指共用同一硯台和坐席,比喻同學或共同研讨詩文的關系。其中:

詳細解釋

  1. 象征同學情誼
    此詞常用于描述古代學友間的親密關系,強調共享學習資源與交流的場景。例如《北史·元晖傳》記載元晖與諸子“每同硯席,情契甚厚”,唐代劉禹錫詩中亦以“同硯席”感懷與友人分離()。

  2. 文化背景
    在文言文中,“硯席”代指同學關系,如“同硯席”“同硯”均為舊時對同學的稱謂,凸顯共同受教于一位師長、共處一室學習的經曆()。

現代應用

如今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表達對同窗情誼的珍視,或作為典故增強文雅色彩。例如:“昔年同硯席,今朝各天涯。”

“同硯席”不僅指物理上的共同學習空間,更承載着深厚的人文情感,是中華文化中重視學緣關系的典型體現。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同硯席

同硯席是一個成語,由“同”,“硯”,和“席”三個字組成。

它的拆分部首為:同(口部),硯(石部),和席(巾部)。

同硯席源自中國古代文化,原意是一起坐在一起磨墨的石闆前的朋友。這個詞常用于形容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同學,表示彼此之間的友誼以及共同的目标。

同硯席也可以寫成繁體字“同硯席”。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同硯席的“同”字可能會以更加簡化的形式出現,如“彤”或“佟”,但筆畫數目和基本結構保持不變。

下面是一個例句:“我們從小就是同硯席上的同學,現在依然是最好的朋友。”

一些與同硯席相關的詞語包括:硯台、同窗、同學、席地而坐等。

同硯席的近義詞可以是:情同手足、志同道合。

同硯席的反義詞可能是:背道而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