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土鼓的意思、土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土鼓的解釋

(1).亦作“ 土皷 ”。古樂器名。鼓的一種。《周禮·春官·籥章》:“掌土鼓豳籥” 鄭玄 注引 杜子春 雲:“土鼓以瓦為匡,以革為兩面,可擊也。” 晉 袁宏 《後漢紀·和帝紀》:“古者民人淳樸,制禮至簡,污樽抔飲,可以盡歡於君親;蕢桴土鼓,可以緻敬於鬼神。” 唐 李白 《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乃登豳歌,擊土鼓,祀蓐收,迎田祖。” 清 曹寅 《琴塼歌》:“稗官流傳號琴薦,土皷康瓠函宮商。” 清 龔自珍 《五經大義終始論》:“此言有異乎土鼓之祭,其實升平也。”

(2).方言。墳墓。諺語:“正月打雷土鼓堆,二月打雷麥鼓堆,三月打雷谷谷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土鼓”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原始打擊樂器,具有多重文化内涵和地域性引申含義。以下從定義、曆史演變及文化意義等方面分點說明:

一、基本定義

  1. 樂器屬性
    土鼓是古代以陶土為鼓框、蒙皮革制成的鼓類樂器。《周禮》記載其制作方式為“以瓦為匡,以革為兩面,可擊也”。其形制簡單,常用于祭祀或民間儀式,如唐代李白詩中提到“擊土鼓,祀蓐收,迎田祖”。

  2. 方言含義
    部分地區的方言中,“土鼓”代指墳墓。諺語如“正月打雷土鼓堆”即用此引申義,反映了農耕文化對自然現象的隱喻表達。


二、曆史與文化意義

  1. 起源與早期應用
    土鼓最早可追溯至原始社會,屬于“伊耆氏之樂”,用于祭祀和舞蹈伴奏。商周時期,土鼓被納入禮制體系,如《周禮》記載其在祈求豐年、年終祭蠟等儀式中的作用。

  2. 功能演變

    • 祭祀與軍事:周代設“鼓人”官職管理鼓樂,土鼓成為溝通神靈、激勵軍隊的工具。
    • 農耕象征:鼓聲被視為促進農作物生長的精神力量,與“田祖”崇拜相關。
  3. 形制發展
    從陶土鼓框(土鼓)到木制或青銅鼓框(革鼓),體現了古代樂器制作技術的進步。考古發現的史前陶鼓實物,進一步佐證了其早期形态。


三、相關文獻與考證

如需查看更多曆史細節或方言用例,可參考、3、6、9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土鼓》的意思

《土鼓》這個詞通常指代中國傳統戲曲表演中所使用的一種樂器。土鼓是一種由一塊木頭制成的鼓面和一根橡木棒構成的打擊樂器,其聲音沉悶而有力。

《土鼓》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土鼓》的部首是土(tǔ),由兩個筆畫構成。鼓(gǔ)的部首是也是土,由八個筆畫構成。

《土鼓》的來源

《土鼓》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雜劇》中,并在清代成為一個常見的詞彙。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更古老的中國戲曲發展過程中,表達古人使用土鼓這種樂器的戲曲表演形式。

《土鼓》的繁體字

《土鼓》的繁體字為「土鼓」,拆分部首和筆畫與簡體字一樣。

《土鼓》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鼔」(gǔ)常作為「鼓」的代替字出現,有時也會使用「鼓」(gǔ)作為「土鼓」的寫法。

《土鼓》的例句

1. 民間傳統戲曲中,演員常常會使用土鼓來伴奏歌舞表演。

2. 在這個舞台上,聽到了激昂的土鼓聲,觀衆立刻充滿了熱情和期待。

《土鼓》的組詞

1. 土鼓樂器

2. 土鼓表演

3. 鼓聲雷動的土鼓

《土鼓》的近義詞

1. 鼓

2. 鼓樂器

3. 打擊樂器

《土鼓》的反義詞

1. 弦樂器

2. 管樂器

3. 彈撥樂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