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戒防備。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記》卷三:“此條中多説上落及宣漏諸事,全是欲嚴相誡防,恐脫言説,便緻譴黜。”
“誡防”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析如下:
“誡防”指通過警告或提醒來防範潛在危險或錯誤,強調在事前采取預防措施,避免風險發生。該詞由“誡”(警告、勸告)和“防”(防備、預防)組合而成,結構上體現“警示+防範”的雙重含義。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以近義詞(如“警惕”“防範”)替代,但在特定語境下仍可體現古典韻味。例如:“管理者需誡防數據洩露風險,提前制定預案。”
誡防是一個漢語詞彙,表示警戒、告誡、防備的意思。誡防可以拆分為「言」和「防」兩個部分。
「誡防」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職方考》一書中,原意是官員互相提醒、告誡,以防止犯錯。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表示警戒、提醒的一般性詞語。
「誡防」的繁體字為「誡防」。
在古代,「誡防」的寫法并不穩定,有時候會出現一些變體。其中,「誡」有時候會寫成「戒」,并且「隹」和「阝」兩個部分的位置也會發生變化。
「誡」字由「讠」(言的變體,2畫)和「戒」(7畫)組成,總計9畫。「防」字由「門」(3畫)和「方」(4畫)組成,總計7畫。
他及時發出警報,誡防了更大的災難。
警誡、告誡、告誡、告戒、防範、警惕。
告誡、告戒、提醒、警示。
放任、縱容、疏忽、忽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