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oulder note] 在書頁頂部外角的标記
“肩注”一詞主要有兩種解釋,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印刷/排版術語(主要含義)
指書頁頂部外角的标記,通常用于标注章節、頁碼或其他輔助信息。這一用法在多個詞典中被明确說明,例如滬江線上詞典将其定義為“shoulder note”,查字典網也提到其英文對應詞為“shoulder note”。
比喻性表達(較少見)
提到“肩注”可比喻人承擔的責任或負擔,但此用法未在其他權威來源(如《漢語大詞典》或專業詞典)中得到印證。中引用的歌詞“擦肩注定了我的一生”是文學化表達,屬于特定語境下的引申,并非标準成語或固定搭配。
建議注意:
肩注是一個漢語詞語,解釋為用于書面文獻中注釋或标記出版物的頁碼、标題等内容的位置。
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和“注”。其中,“⺼”是肉部,表示與肩膀有關的意思;“注”則是指用筆在紙上寫字的動作。
“肩注”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在古時候,中國人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當時人們用類似篆書的字體寫漢字,所以有些字在形狀上與現代漢字略有差異。
對于“肩注”這個詞來說,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肩註”,在字形上加入了一個“言”字旁,表示與文字有關的注釋或标記。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但是意思相同。在古代,人們會使用篆體或者隸書來書寫。所以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完全按照現代的漢字形狀寫下來的話,可能會有偏差。
以下是一個關于“肩注”的例句:
在這本書中,每一頁的上方都有肩注,方便讀者快速定位所需信息。
與“肩注”相關的一些詞語有:
1. 組詞:肩膀、注釋、标注
2. 近義詞:頁注、頁腳
3. 反義詞:正文、本文
總之,“肩注”是一個用于書面文獻中注釋或标記出版物的詞語,由部首“⺼”和“注”組成,其繁體字寫作“肩註”。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可能有所不同,在現代使用中可以用于組詞,與其他詞語存在近義詞和反義詞的關系。
【别人正在浏覽】